7月1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调研推进中碳登建设并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专业运营、协同发展、注重实效”为指引,高质量推进中碳登建设,加快打造全国碳市场中心。这一战略部署,为湖北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湖北经验”,其深远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全国碳市场建设正迈入关键阶段。今年首次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纳入管理,中碳登注册登记账户数量显著增长。作为核心功能平台,中碳登已保障全国碳市场连续三年零故障运行,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碳价保持稳中有升态势。数据显示,通过碳市场机制,重点排放企业减排意识明显增强,超九成企业已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碳排放强度较试点阶段下降超过百分之十五。这种“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市场化机制,有效推动了行业绿色转型。在武汉市武昌区,中碳登大厦周边已形成双碳产业集群,八十余家龙头企业带动四百余家涉碳企业集聚发展,构建起完整的碳产业链生态圈,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实践土壤。
面对全国碳市场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中碳登建设仍需突破多重挑战。当前,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对平台的服务能力、风险防控和国际对接提出更高要求。数据显示,欧盟碳市场交易规模已是我国的六倍,国际碳定价权竞争日趋激烈。中碳登必须抓住国家“双碳”战略机遇,通过提升平台功能、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数据管理等举措,增强核心竞争力。近期,中碳登已启动碳市场清算机构筹备工作,这将大幅提升交易结算效率,为市场扩容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湖北区域碳市场试点成效显著,累计成交额突破百亿元,为全国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打造世界一流碳市场平台,需要系统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在提升辐射力方面,中碳登正加快推进碳市场扩围基础工作,研究制定航空、建材等行业的纳入方案,预计“十四五”末覆盖排放量将占全国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增强带动力方面,平台已与二十余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在碳捕集利用、绿色金融等领域取得突破,近三年推动绿色技术转化应用超百项。在构建合力方面,湖北省已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政策制定、项目落地和监管服务,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格局。
站在全球气候治理的高度,中碳登肩负着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任。目前,平台已与瑞士、新加坡等国碳交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制定国际碳市场技术标准。数据显示,中国碳减排成本较发达国家低百分之三十至五十,这为开展国际碳交易业务创造了比较优势。中碳登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跨境碳金融产品,建立全球碳价格发现机制,助力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中碳登必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中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湖北力量,在全球气候治理舞台上展现中国担当。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龚樊(襄阳樊城)
责编: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