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为支点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22:37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6月30日,中央组织部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突破1亿大关,达10027.1万名,其中35岁及以下年轻党员占比22.97%。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上,年轻党员既是党的生力军,也是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力量。要用好这支队伍,需持续加强年轻党员教育,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本领高强的年轻党员队伍。

以红色教育铸魂,筑牢信仰之基。年轻党员作为党的新鲜血液,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必须以红色教育凝心铸魂,让年轻党员在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要创新方式方法,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武汉市江汉区构建“理论+实践”学习体系,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三大精神”的时代价值,通过“三会一课”等载体实现支部学习全覆盖。同时,依托“簰洲湾抗洪纪念园”等红色资源打造“实景课堂”,让年轻党员在身临其境中感悟精神力量。革命老区恩施州充分发挥130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的育人功能,精心打造现场“红色课堂”。这种“课堂听”与“现场悟”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让年轻党员在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过程中,将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以廉洁教育正身,绷紧纪律之弦。2024年新发展的213.1万名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高达83.7%。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党员的廉洁自律直接关系党的未来,必须把廉洁教育作为年轻党员成长的必修课,帮助他们系好政治生涯的“第一粒扣子”。要加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让年轻党员深刻领会党中央“小切口推动大变革”的治理智慧,感悟百年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要加强“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庭审现场、廉政教育基地,引导青年党员常掸思想之尘、常思贪欲之害、常破心中之贼,在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要创新教育方式,注重文化浸润,通过廉政微电影、廉洁故事会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追求。

以能力教育赋能,锤炼担当之能。年轻党员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更要练就过硬的能力本领。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占比已达57.6%,反映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升。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发挥青年党员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足的优势,为加快建成支点注入青春动能。要做优做实“导师帮带”,精心选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党员担任导师,根据年轻党员的专业特长和发展需求,开展“一对一”结对指导,通过言传身教、实战演练、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年轻党员快速提升业务能力、掌握工作方法、增强工作信心。要注重实践历练,组织年轻党员深入一线,在基层治理、经济一线、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践中锤炼本领。要用好表彰奖励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激励年轻党员在攻坚克难中展现作为,在改革创新中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年轻党员的成长轨迹深刻影响着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红色教育铸就的信仰之魂,是抵御风险挑战的定盘星;廉洁教育涵养的政治品格,是行稳致远的基本底线;能力教育锻造的过硬本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刚钻。当每一名年轻党员都能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事,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干事,便能在中部崛起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慧芳(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