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将至,驾校报名量开始上升,“学车热”逐渐成为暑期档的“固定节目”,其中,大学生和“准大学生”是主力军。如,根据山东济南交警近日发布的数据,今年暑期济南报名参加驾照考试的考生将有4.6万人,其中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是报名主力军。
当前,驾照已成为许多年轻人“技能工具箱”里的必备证书,大学生和“准大学生”利用暑期这个难得的“空档期”,报名参加驾驶培训,既能多一项技能,又能让暑假生活过得更充实,是一件好事。然而,各地驾校花样繁多且看似贴心的广告却隐藏着不少陷阱。例如,“2888元,从报名到拿证,所有费用全包”“只要交钱就包过,无需本人到场进行考试”……看似各种吸人眼球的实惠条件,实则暗藏着“低价引流”“包过承诺”等陷阱,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非常容易“踩坑”。
由于学生群体对于驾校培训费用构成情况不太了解,往往以驾校的广告宣传作为选择依据,从全国历次发布的驾校投诉数据分析来看,“低价”“只要交钱就包过”等正是投诉中最常见的关键词。如何整治暑期“学车热”驾培市场乱象?是一道必答题。
对于大学生和“准大学生”等群体来说,暑期可以学车,但千万不能把驾校广告作为唯一报名依据。选择驾校首先要明辨价格,警惕“低价”诱惑,学生应自己到驾校看看,了解驾校的基本情况,不仅要关注学费本身,还要详细了解费用明细,避免后续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驾校存在乱收费或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首先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合同、缴费凭证、宣传资料、聊天记录、录音或微信截图等。证据固定后,及时向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举报,也可以拨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要求相关部门对驾校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如果驾校违规经营涉嫌欺诈消费者的,学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驾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驾培市场乱象丛生,不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更是违背了驾培机构存在的社会意义。作为培训产业大军中的一员,驾培产业方兴未艾,市场潜力巨大,但“内卷式”竞争致使个别市场主体铤而走险,违规经营。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对投诉举报的线索要及时调查核实,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举报人,查证属实的依法依规对驾校和教练员进行处罚。另外,应当严格审查驾校的资质条件,包括场地设施、教练车辆、教练员资质等,确保进入市场的驾校都具备基本的培训能力和服务质量。严厉惩处唯利是图、漠视法律与公共安全的驾校及相关责任人,以儆效尤,规范行业发展。
同时,众多驾培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好社会效益。如,要保证教学质量,重塑驾培行业服务流程,用高水平服务提高口碑及消费粘性。又如,守法经营,严格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开展各项驾培业务;诚实守信,驾培业务与备案事项保持一致,并保持备案经营项目须具备的业务条件。如此,驾培市场才能获得更多的学车用户,以此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过硬的驾驶技术,是生命的保障。暑期热浪滚滚,让暑期“学车热”热而不“烫”,是全社会的期盼,这就需要学员、监管部门以及驾培市场主体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驾培产业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宜潮(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