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颗炙热的向党之心,令人感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转达勉励和问候。92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庄严入党,人们感佩的,不仅是耄耋之年的执着,更是那颗饱经沧桑却依然炙热的“向党之心”。这份心意,究竟何以如此动人?
这份感动,源于跨越时空、矢志不渝的纯粹信仰。真正的信仰是纯粹的、不掺杂功利的,是历经时间洗礼而愈发澄澈坚定的。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16岁的游本昌目睹解放军露宿街头、秋毫无犯,那一刻,信仰的种子在他心中扎下了根。此后七十余载,他虽以“济公”“爷叔”等角色蜚声艺坛,但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达不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始终将对党的向往深藏心底。这念头在心头焐了大半辈子,却越焐越亮堂、愈久愈坚定,直至耄耋之年,他才郑重写下那份长达21页的入党申请书,字字恳切。人这一辈子,找到方向不难,难的是用一生去丈量、去坚守。他十六岁时认准的路,九十岁仍步履不停,这份根植心底、贯穿一生的对党的认同与追随,本身便是最动人的力量。
这份感动,源于心口如一、知行合一的执着笃行。信仰是崇高的,也是具体的。舞台之上,他恪守“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信条,无论角色大小,皆倾尽全力演活、演好。为何?因为心里装着观众,敬畏舞台,更笃信“文艺要为人民”这一根本立场。在参演《济公》时,他就提出,要将党的文艺理论尤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融入创作,力求角色更具人民性。舞台之外,他热心公益,退休后坚持送戏下乡,践行“文艺工作者属于人民,就像鱼属于水”的信念。游本昌的可贵,正在于将对党的向往,内化为“以文艺化导人心”的毕生实践, 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了艺术生命与精神信仰的高度统一。
这份感动,更源于将个人价值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崇高追求。个人的价值只有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入党后,他自称是党的一名“老学生”,话语朴素,却情意深重。“这绝对不是对我一个人的,这是对我们整个的文化界,整个文艺界所有同行们的,这是沉甸甸的一份嘱咐。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全部的力量把它付诸行动,付诸实践,站牢人民的立场,为人民服务。”他深知,自己的艺术生命得益于党和人民,如今更应以艺报国、回馈人民。这份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艺术追求融入党与人民事业的担当,最为打动人心。
信仰无关年龄,而在是否愿以一生奔赴。游本昌那颗炙热的“向党之心”启示我们,人生的价值,既在不懈奋斗,更在于找到值得坚守的崇高信仰并一生追随。这份源于纯粹认同、成于毕生实践、归于崇高事业的赤诚,正是激励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校准人生航向、抵御精神虚无的最生动教材。游老的选择与坚守,如同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个人照一照,想一想,然后,带着这份感动和思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坚定的信仰和扎实的行动,走好自己的路,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宇鹏(武汉市东西湖区委办公室)
责编:郭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