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大学生网评大赛】东湖评论:荆楚潮头,破浪向新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15:0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7月的湖北,创新浪潮奔涌。7月3日,由湖北省科技厅主办、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承办的2025湖北国际技术交流会在武汉开幕,交流会以“共筑开放创新网络赋能全球协同生态”为主题,吸引了17国40位外方代表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近300名代表参会,鄂产仓储机器人等“尖板眼”受追捧。此次盛会不仅搭建起跨国技术协作的桥梁,更成为观察湖北以开放胸襟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窗口。

浪潮奔涌中,湖北正逐浪产业新赛道。从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观了“劳动者1号”人形机器人等成果,到今年“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信号十分明确。湖北省委随即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楚才”人形机器人工程,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产业联盟正式揭牌,全力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本次交流会上,鄂产仓储机器人等“尖板眼”成为展会焦点,正是湖北精心擘画、落子布局的硕果,不仅展示了湖北在新兴产业上的硬核实力,更彰显了荆楚大地在决定未来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赛道上,那份扛鼎先锋、舍我其谁的担当!

让实验室的“盆景”成长为产业的“风景”,政策活水是关键。近年来,湖北大力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研转化路径,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在政策活水灌溉下,“神农”“荆楚”“劳动者”“天问”“楚宝”等鄂产人形机器人在药房分拣、变电站巡检、汽车检查等多场景应用中惊艳亮相。在本次交流会上,匈牙利湖北侨团执行会长黄琳对鄂产仓储机器人“可以提高仓储利用率,节省30%以上空间”的赞叹,正是对湖北以用为导向、精准挖掘需求、解决现实痛点,将机器人产业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有力肯定。

面对全球性挑战,抱团出海是破局之道。当单打独斗遭遇全球化复杂挑战,“团队作战”显得愈发重要。本次交流会涉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跨境电商合作、海外人才引进等诸多领域,中国高科技企业集体亮相,吸引了全球目光,并依托协同优势,不仅精准对接海外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更释放出强大的乘数效应,成功在全球化竞技场上,打出了“创新中国”的响亮名片。

真正的科技创新,从不是零和博弈的利器,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本次交流会发布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研究》报告,举行了科技创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研讨会、湖北—韩国传统药物研发国际合作研讨会等6场专场活动、34项主题报告。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是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生动实践,更是湖北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科技创新赋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务实之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湖北力量。

东湖之水奔涌不息,汇入长江,连接五洲四海,正以弄潮儿的姿态,踏浪前行,将前沿的技术方案化作朵朵浪花,融入全球协同创新的大海。这奔涌的浪潮所承载的,不仅是湖北的智慧,更是面向人类共同发展的中国实践与担当。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余蕾(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