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拆掉围墙,也打通了心墙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18:1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宜昌当阳市21家单位主动拆掉围墙,为群众腾出3.2万平方米活动空间,优化开放1300余个车位。遛弯的步道宽了,锻炼的场地多了,市民纷纷点赞:“这道墙拆得好!”

拆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担心:“安全怎么保障?”“办公秩序会不会受影响?”可当围墙轰然倒地,现实给出了温暖答案。空间更开阔了,进出更方便了,生活更舒心了。那些曾被担忧的“失控”场景并未出现,反而让公共资源真正流动起来。当“单位独享”变为“群众共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便如春水般在群众心间荡漾开来。

这道曾被视作安全屏障的水泥墙,何尝不是横亘在干群之间的“心墙”?在群众眼里,政府机关高墙深院,无形中传递着距离感、威严感,仿佛一道无形的门,将“管理者”与“服务对象”分隔两端。如今围墙消失,干部们在群众的注视下工作,反而更添一份“如履薄冰”的谨慎与认真。当“门难进、脸难看”变为“敞开门、迎笑脸”,干群之间不信任、不认同、不坦然的坚冰,便在这日常的互动中悄然融化。

从37个“小小区”连成455亩的“大家园”,不仅是土地资源的整合,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华。当政府从“管理者”回归“服务者”角色,民生诉求便有了更畅通的表达渠道。群众与部门的互动从“有事才上门”变为“日常拉家常”,促使工作人员从“坐等办事”转向“主动服务”。这种转变,让政策落实更精准,让服务温度更可感,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堵围墙的倒下,往往伴随着一扇心门的打开。当单位大院变成市民公园,当机关车位变身共享资源,当干部办公桌搬到群众眼皮底下,服务理念便从“纸上”落到“地上”,服务质量从“达标”迈向“优质”,服务模式从“被动”转向“主动”。这些改变,看似拆的是有形的墙,实则破的是无形的界;看似让的是方寸之地,实则赢得的是万民之心。

城市的美好,从来不止于高楼大厦的林立,更在于人心之间的贴近。当越来越多的围墙倒下,我们终将迎来一个更开放、更温暖、更有温度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让每个生活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这里,不仅是生存的土壤,更是心灵的归处。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晓燕(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淯溪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