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林杉
7月8日,武汉经开区149名中小学书记、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经历了一场特殊的闭卷考试——“校园餐专项整治测试考”。这场考试没有选择题,只有必答题;没有及格线,只有责任线。当考场收走手机的那一刻,校长们重新成为“考生”,而这场考试背后,是武汉经开区教育局以创新机制守护校园食品安全的坚定决心。
这场考试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食品安全责任从纸面规定转化为可量化的考核标准。试卷既考“四个最严”的政策红线,也抠“留样克数”“离地高度”的操作细节。这种“既考大方向又抠细操作”的设计,恰恰抓住了校园食品安全的关键。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不仅要懂政策,更要会管理;不仅要知标准,更要抓落实。通过考试倒逼学习,用成绩检验担当,武汉经开区教育局找到了压实主体责任的有效抓手。
考试现场的细节更值得品味。有校长感慨“又变成小学生了”,这句笑谈背后,是教育工作者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敬畏之心。当考场纪律堪比期末考,当答题内容直指管理漏洞,这场考试已然超越了简单的知识测试,成为一次责任意识的唤醒。
武汉经开区教育局的实践,是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创新探索。从“四维发力”的监管体系到“智慧食安”监管平台,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常态化机制到“互联网+明厨亮灶”的透明化管理,该区正形成“政府监管+学校主体+社会监督”的立体防线。特别是此次校长考试,将责任落实与绩效考核挂钩,让“第一责任人”的担当可衡量、可追溯,为校园食品安全加上了一道“制度锁”。
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安全更是民生底线。在武汉经开区,这份守护体现在每个细节:神龙小学邀请家长参与菜谱制定,洪山未来学校接受政协委员突击检查,官士墩中学建立家长监督机制……从考场到食堂,从制度到实践,该区正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织密校园食品安全网。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当食品安全成为校长考核的“必答题”,它已超越具体管理环节,上升为对教育初心的坚守,即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守护教育的温度与未来。
教育强国的根基,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吃饭、健康成长。当校长们伏案答题时,他们笔尖流淌的不仅是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更是对教育责任的深刻认知。这场特殊的考试,考出了担当,考出了创新,更考出了对未来的承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