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江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推出《奋进支点建设,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专栏,宣传推介了一批优秀公务员典型。他们并非遥不可及的“先锋模范”,而是在服务企业、躬耕经济、纾解民忧的具体岗位上默默耕耘的“身边榜样”。他们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公务员的担当与作为,也再次印证了不同的时代需要同样的“榜样力量”这一深刻命题。
在时代的壮阔征程中,榜样力量宛如璀璨星辰,跨越时空,始终熠熠生辉。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即便被捕入狱仍坚守信仰,写下《可爱的中国》,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平建设时期,铁人王进喜在大庆油田开发中,面对艰苦恶劣的环境,喊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誓言,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展现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榜样力量”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从革命年代的“生存支点”,到建设时期的“发展支点”,再到新时代的“战略支点”,榜样始终以不变的精神内核应对万变的时代考题。新时代的榜样依旧强劲有力,“优秀公务员典型”的精神内核,在于将“人民满意”内化为行动自觉。武昌区水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朝娟自喻为服务企业的“零号员工”,事无巨细想到企业之前,她通讯录里过半是企业联系人,生动诠释了“服务零距离”的深刻内涵;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王为沉浸于经济数据的海洋,在车间、在商场捕捉经济脉动,他“较真”于每一个数据的背后,是对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算师”担当;市工商联经济联络部部长官倩甘做“企业红娘”,深耕“金桥计划”,为的是在政策与企业、资源与需求间架起畅通之桥;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处处长苏楠推动建设城市“消费体温计”监测平台,守护的是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他们的岗位不同,忠诚、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却是相同的。每一次高效服务、每一次难题破解、每一次政策落地,都是在为武汉这座城市的崛起添砖加瓦,都是在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对于广大公务员而言,学习这些先进典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湖北省肩负“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使命的今天,武汉市作为龙头,其公务员队伍的能力作风直接关系全局。要让“支点建设”这幅蓝图落地生根,需要更多公务员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每一个岗位都是“支点建设”不可或缺的螺丝钉,无论是窗口服务岗位,耐心解答群众疑问、高效办理各项业务,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与速度;还是项目攻坚一线,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协调解决建设难题,推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见效;亦或是基层治理前沿,深入社区楼栋、倾听百姓呼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都是“支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公务员,要将“学习榜样的感动”转化为“担当实干的行动”,摒弃“等靠要”的暮气,摒弃“躺平”心态,把“人民满意”作为标尺,检验自身“公仆本色”,在每一件为民服务的小事中践行初心使命。
组织部门要着力营造“崇尚实干、激励担当”的干事环境。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打破“唯资历论”“唯学历论”,将工作实绩、群众口碑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在待遇保障、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实干者倾斜,让有为者有位,激发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选派优秀公务员到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一线、信访维稳前沿等岗位历练,让他们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成长为“新的榜样”,为“支点建设”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长江潮涌,不舍昼夜;荆楚榜样,薪火相传。当“榜样力量”化为公务员队伍担当实干的“精气神”,湖北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荆楚答卷”,让“支点建设”的蓝图在荆楚大地绽放绚丽光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菁(武昌区珞珈山街道)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