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商标,诚信用心才有未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14:3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当下,部分企业为追逐短期利益,不惜在商标上大玩文字游戏,通过仿冒知名品牌、伪装成分描述、营造效果氛围等“擦边”手段误导消费者,意图为普通产品攫取不当溢价。这种看似精明的捷径实则是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透支企业自身信誉与发展根基,更从根本上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甚至触碰法律红线。

商标的本质,是产品的诚信经济。诚信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敲门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竞争乃至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知名商标方面的竞争上。但少数企业利用使用商标不需要核准的便利,在利益面前打起如意算盘,使用模糊性、暗示性词语,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挤占诚信经营企业的市场。据媒体报道,湖北武汉市赵女士在一家商店购买了“一品牛肉干”,回家仔细一看才发现,肉干不是牛肉,而是猪肉制品,“一品牛”其实是商标。

无论是维护市场秩序,还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听之任之,须在严格商标审查注册的同时加强使用监管。因为认定上存在差异,让一些具有潜在误导性的商标得以注册,这种情况就要求监管部门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完善监管体系。从监管角度看,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的投诉处理机制,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例如,完善消费者在购买时决策受商标误导的鉴定机制,建立消费者投诉商品溯源机制。另一方面,要严格商标注册审查,对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产生误导的商标不予通过。同时,对因商标具有误导性、欺骗性而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权益受损的,做到“以儆效尤”。

商标不仅是品牌的象征,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压舱石。这背后,是企业希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追求。严格商标审查制度,加强商标使用监管,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转移到对商标的信赖上,就能促进消费的蛋糕越做越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龙康(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王店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