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武汉黄陂区丹纳车钩工厂的机器轰鸣,一台台从这里下线的地铁车钩,不仅承载着车厢连接的物理功能,也折射出黄陂制造业的“质量突围”,以及这座城市在全球产业链中谋篇布局的雄心。
丹纳车钩的总部位于瑞典,在欧洲市场占有率40%,2023年落户武汉黄陂成立丹纳车钩武汉工厂,并在当年成功交付首批车钩产品,实现了轨道交通核心部件车钩系统“黄陂造”的重要突破。
在车钩这类细分领域,技术高度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达到“不可替代”的技术水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黄陂引入丹纳车钩,正是看中了其“欧洲品质”。以“欧洲品质”为标杆,倒逼本土供应链升级,最终形成“园内研、园内造、园内修”的闭环。这种“以高标准换高质量”的发展路径,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提供了生动范本。
目前,这家来自瑞典的轨道交通巨头,落户黄陂仅两年,订单就已排到2027年,全年3000万元产值目标提前锁定。“爆单”奇迹的背后是黄陂产业集群的强大支撑。黄陂以武汉中车长客为龙头打造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短短几年聚集138家企业,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总装运维的完整生态。“一小时供应链”让采购成本降低20%、交货周期缩短30%。在这种“邻居式协作”产业生态下,国际巨头与本土企业形成共生关系,不仅实现“订单不出园,产值留本地”,更催生出技术溢出效应,为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丹纳武汉工厂的目标远不止于服务武汉地铁。其产品出口欧洲、业务向高铁领域延伸的规划,彰显出“黄陂造”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坚定决心。如今,黄陂通过集聚华中科大等顶尖科研力量,定向输送专业技能人才,持续吸引国际行业巨头入驻,为产业升级筑牢了根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黄陂以丹纳车钩为契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这条路不仅为黄陂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其他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相信在未来,黄陂将继续书写精彩篇章,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琼(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