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谁能持续激活市场的增长动能,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如今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为应对新的风险挑战,国内进行了一系列市场转型探索,通过服务保障“做加法”、壁垒门槛“做减法”,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自双循环经济提出以来,国家更加重视存量市场培育,多措并举挖掘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是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是充分整合资源,放宽市场准入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添砖加瓦。可以看见,在持续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全国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变革。
从优化政务服务开始,减少审批手续做“减法”,激发市场的发展潜力。如今政府服务保障的“硬实力”已成为企业选择投资地的重要考量,同样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的“软实力”亦是吸引企业投资建设的内在推手。随着招商引资规范化,拼资源倾斜、讲政策补贴的时代已经落幕,现在谁的服务便捷、人性化,谁才能吸引优质企业投资,从而巩固地方经济基础。近年来,湖北一直走在优化行政审批的最前沿,为简化流程试行了许多开创之举。例如武汉市青山区行政审批局自2024年7月实现首个远程异地评标工程建设项目以来,一直将“远程异地评标”作为改革核心,努力简化政务流程,不到一年时间,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就达8个,交易金额突破1.454亿元,累计节省成本10万余元。
在深化准入制度改革上想出路,创造市场运用新场景做“加法”,不断提升市场效能。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与深水期,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寻求发展,逐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导企业去拥抱更宽广的市场。随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出台,各大经营主体有了投身更多赛道的机会,创造了民营企业大显身手的舞台,大家紧抓投资机遇有的放矢,创新动能不断涌现,创造潜力持续释放。可以看见,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与市场放开准入双重影响叠加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今年3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800千伏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在大冶换流站完成安装,在能源领域中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为支撑“西电东送”战略贡献了湖北力量。
不断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打破隐性壁垒做“减法”,不断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是要思想破冰、提高站位,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思维定式;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疏通了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能促进实现全国市场一盘棋,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让经济变得活络。2024年底,湖北就打破隐性壁垒开展了工程招投标问题专项治理,在线监管平台设置了21个关键监测节点,实现精准识别隐性条款,对设置“隐形玻璃门”的招标文件集中处理,打击了“萝卜招标”的嚣张气焰,有力维护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这场全国性的市场变革中,要善做“加减法”,既要做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法”,又要做打破隐性壁垒、简化流程手续的“减法”。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国内大循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就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更好抢占先机,实现市场活力与经济增长的双重提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俊雄(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两河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