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当前,新一轮驻村轮换正在推进,乡村振兴不能因人员更替让政策落地“断档”,也不能因衔接不畅让发展势头“减速”。广大驻村队员当用脚步丈量村情、用真心对接资源、用真情融入群众,实现人员更替不影响政策落地、衔接顺畅不阻碍发展步伐。
从新面孔到自家人,村情交接不能“留空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的核心是“人”,摸清村情民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驻村队员只有熟悉村情、吃透政策,才能将每件为民实事办得有模有样。老队员离职前,不能只递一份交接清单就转身离开,要建立系统的交接机制。老队员需带着新队员走进村委会档案室,逐项讲解村民家庭构成、土地流转台账、历史矛盾纠纷等基础信息,尤其标注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需求、易旱涝地块的水利短板等关键信息,让新队员手中有本“明白账”。同时,坚持组织新老队员共同参与至少三次村民代表座谈会,让新队员在和村民的直接交流中,更直观地了解村里的情况和村民的诉求。
从接棒人到扎根者,帮扶推进不能“掉链子”。乡村振兴需要“钉钉子精神”,要有“一茬接着一茬干”的韧性,人员轮换不能搞一刀切,否则会让刚起步的产业夭折、刚打通的资源流失。资源务必要“留痕”,老队员将合作过的批发商、对接的农技专家、争取的政策渠道等发展资源分类建档,详细记录各资源的合作历史、联系方式、合作优势等,帮助新队员快速对接,减少从头再来的情况。队伍更要“留劲”,实行“梯队轮换”机制,重点村保留1-2名熟悉情况的老骨干,和新队员组成“传帮带”小组,带着跑项目、访农户、解纠纷,坚持“换人不换思路,换岗不换目标”的原则,定期开展帮扶技能培训,提升新队员的帮扶能力,让帮扶力度不缩水、发展势头不减速。
从驻村客到村里人,情感融入不能“走过场”。驻村干部能否从过客变为主人,关键看干部是否真正和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如果始终端着干部架子、说着官腔套话,即便驻村再久,也只能是村里的陌生人。新队员要甘当“小学生”,坚持向村里的老支书学治理经验,向致富能手问产业门道,向田间老农讨种植技巧。要坚持从基层角度出发,从基层实际角度谋划、推进工作,放下镀金思想,少待办公室、多串农家门,把村民的小事当大事办,让“驻村”变成“住村”,让“任务”变成“事业”。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广大驻村队员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以扎实的行动把村情摸透、把资源留住、把人心焐热,推动乡村振兴在人员更替中跑出加速度、跑向新未来,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真正惠及万千村民,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筑注入强劲的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