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武汉市黄陂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该区木兰乡举行,总投资13.45亿元的9个项目签约,涵盖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签约活动充分彰显了“项目为王”发展理念,进一步释放出黄陂区矢志以项目突破带动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信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兴则发展兴,项目强则发展强。项目就是载体,项目就是竞争力,一个地方发展变化最终体现在项目上。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项目就能构成新的增长极,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更是拉动投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也是如此。
农文旅融合,贵在抓住产业特色。所谓农文旅融合发展,就是以农业农村为基础,以乡村文化为纽带,以旅游休闲为形态,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各自带动、相互融通、共同发展的新业态。由此可见,农文旅融合不是农、文、旅三者简单粗放的“组合”,而是将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培育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新业态,形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乘数效应”。如,黄陂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地。此次签约的雨霖文博小镇项目,涵盖非遗、农耕、红色故事等主题,同时结合民宿改造,实现“一院一馆一特色”。该项目旨在把雨霖村打造成木兰精神原乡地、产业发展高地及休闲度假胜地,将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更好让游客在沉浸式游玩中感受文化内涵,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收益双赢。
农文旅融合,贵在强化创新意识。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创新实践。因此,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突出创新驱动,激发农文旅产业振兴动力。这次集中签约农文旅融合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运用数字技术培育新业态、抓产业特色,处处闪耀着科技创新的光芒。如,由湖北中天楚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低空经济科普基地培训项目,打造集空中观光、无人机技术培训、竞技比赛、亲子研学等于一体的低空经济综合体,以“低空经济+素质教育”模式,构建全龄段科普教育体系及“政产学研资”协同生态。该项目充分体现了时代眼光、现代意识,以创新思维整合各种要素,使农、文、旅功能价值得到最大释放,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项目重在抓落地,唯有项目落地见效,才能把潜力变成效益,把蓝图变为现实。黄陂区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23个景区共创“木兰游”品牌,4A级以上景区数量全国县市区第二,集聚精品民宿2000余家。……取得这些喜人的成绩,靠的是全区上下党员干部群众发扬“不讲条件愿意干、勇挑重担抢着干、紧盯目标擂着干、创造条件善于干”的“四干”精神干出来的。项目引进来,客商留得住,产业项目的链条才会环环相扣,不断拉长。要想早日把此次签约的9个项目落实落地,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清醒地认识到稳增长,项目建设是当务之急;强后劲,项目建设是长远之策。要切实做到各方面资源要素保障到位,千方百计做到早日建成、早日见效,以推进项目建设的成效,淬炼黄陂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鼓点激昂,号角催征。项目建设事关全局、责任重大,要把实干笃行的精气神树起来,高标准、高效率地推进项目建设,让项目成为“晒比拼超”主战场。要以此次农文旅项目签约发展为契机,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吹响高质量发展集结号,推动黄陂经济发展焕发新气象、展现新面貌、再上新台阶,在服务全省支点建设中展现更大黄陂作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宜潮(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