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铁路延伸处,枢纽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16:58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7月17日,“弘扬大别山精神 沿着铁路评湖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武汉汉口火车站鸣笛启程。作为江汉区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伫立于这座百年枢纽,看复兴号列车驶向远方,一个深刻的命题萦绕心头:铁路之于江汉,远非交通节点这般简单,它更是撬动区域发展、彰显核心城区时代担当的强力支点。

回望历史长河,铁路的脉动早已融入江汉的基因。屹立于长江之滨的江汉关钟楼,其浑厚的钟声穿越百年,曾是汉口开埠后茶叶等大宗商品报关验放的“守门人”,见证了近代商贸的兴衰流转。如今,它作为博物馆向公众敞开大门,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从被动开放到主动融入世界的沧桑巨变,也标志着江汉区从传统商埠向现代枢纽的华丽转身。时光流转至当下,在“沿着铁路评湖北”的启动仪式上,D37/8次“红旗列车”车长陈玉婷动情讲述着这趟自1949年从汉口站开行的列车,历经蒸汽到动车的变迁,走出4位全国人大代表、40多位省部级劳模的传奇。这趟列车,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升级,更是时代精神与为民初心的接力传承。窗外,复兴号缓缓启动,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连接着江汉的厚重历史与活力当下。

这活力,最直观的体现便是铁路催生的澎湃经济动能。武汉“米”字形高铁网以汉口站为心脏,将江汉区推向了辐射全国的战略坐标。作为核心枢纽,江汉区正积极释放其强大的辐射效应。清晨的汉口站站台,来自省内各地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快递专列走向全国市场;而周末驶离的“文旅专列”,则满载都市游客驶向广阔腹地。江汉区深谙此道,正将“铁路经济”深度融入城区发展模式,江汉积极探索区域协作新模式,借力高铁优势,与省内其他地区开展“人才飞地”,努力实现“研发设计在江汉、生产制造在县域”的资源互补、发展共赢,为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江汉智慧。

枢纽的担当,不仅在于效率的提升,更在于方寸之间传递的城市温度与为民初心。江汉区作为城市窗口的守护者,对此有着深刻的实践。今年春运,“汉口站·白象温暖驿站”成为一道动人风景,公益赠面、新春送福、暖意服务区,让归途的旅客提前感受到“家的温度”。“2025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活动中,护具漂流站、爱心福袋发放点更是将文明之风吹拂至站前广场。这份温情已内化为机制创新:“红旗列车”的“五代服务法”延伸至周边出租车、商铺,树立服务标杆;“汉口站区”微信公众号集成车票查询、公交查询、地铁查询等功能,数字赋能便捷出行。这些举措,正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理念在江汉区的深刻实践——提升的不仅是出行品质,更是通过钢轨延伸的情感连接,让冰冷的轨道承载起暖意融融的城市关怀。

站在新的起点,江汉区对铁路价值的思考更趋深邃。铁路不仅是物理通道,更是精神传承的纽带。D37/8次“红旗列车”76年如一日的坚守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武汉铁路正将此精神转化为打造“铁路文化新地标”的实际行动:京广铁路武广段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创建‘凤舞楚天’品牌、争当‘武客金凤凰’”评选活动,每季评选“凤凰”“银凤凰”“金凤凰”职工,每年底评选出10名年度金凤凰,并给予相应奖励,极大调动广大职工树立“服务无止境,满意没终点”的服务理念。该段还以打造“达标班组、示范班组、标杆班组”为目标,通过立标打样、示范推进,带动一大批乘务班组结合实际创新服务。同时,江汉积极搭建区域协作平台,在繁华的江汉路商圈设立荆楚土特产展馆,集中展示并销售来自全省各地的特色产品,架起连接城乡、服务全域的消费金桥,努力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展现江汉作为。

夕阳为又一班驶离汉口站的高铁镀上金边,钢轨延伸处,是希望之路。从江汉关的悠悠钟声到汉口站的高铁飞驰,江汉区始终是湖北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当网络热潮奔涌,这条钢铁动脉承载的,不仅是南来北往的列车,更是一个核心城区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赤诚之心与坚实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江汉区必将继续以铁路枢纽为支点,撬动更广阔的区域协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答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许雄琛(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