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将婚假从3天延长至15天的消息刷屏社交网络,但网友的反应出现“两边倒”。有的欢呼“终于能好好办场婚礼”,有的担忧“政策虽好,15天真能请下来吗”。这场关于婚假的讨论,反映出是当代年轻人婚恋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湖北此次推出的30条政策组合拳,试图通过延长婚假作为切入点,推动建成理想的生育友好型社会,但政策善意能否转化为民生福祉,仍需迈过执行落地、成本共担、观念转变的三道坎。
三天婚假的时代,“结婚像打仗”曾是无数新人的集体记忆。跨省市婚嫁的年轻人要在72小时内完成婚检、登记、婚宴等流程,甚至出现“凌晨领证、下午返程”的场景。《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23年湖北人口出生率已降至5.48‰,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位列倒数第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9‰。通过延长婚假传递“鼓励婚育”的政策信号,与30条措施中的托育服务圈、生育医疗保障等形成政策合力,本质上是用制度供给缓解“低欲望社会”的蔓延。
当前年轻人推迟婚育的主因,除经济压力外,“时间贫困”也是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2025年1-2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1小时,4月上涨到48.3小时,5月上涨到48.5小时,持续攀升居高不下的工作时长以及工作岗位上的相互内卷,使得一些年轻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考虑结婚的问题。15天婚假不仅为新人提供了从容筹备婚礼的时间缓冲,更暗含对新婚家庭的制度性关照。
但需警惕“政策孤岛”。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延长婚假,2021年9月山西率先明确婚假为30天。但结婚率并没有因此出现明显的持续上涨,在经历一段时间政策影响的冲动结婚后,年轻人的结婚欲望归于平静和理性。这说明在推进婚假延长的同时,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将婚假延长与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教育资源供给等政策深度绑定,形成“结婚有假期、生育有保障、养育有支持”的闭环体系。
婚假延长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作为政策组合拳中的关键一环。此次同步推出的30条措施中,托育服务圈建设、生育医疗保障扩面、教育资源供给等政策,共同构成了支持婚育的“全生命周期保障网”。
更深层看,婚假延长本质上是对传统婚育观念的现代化改造。政策中的“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陋习”,与延长婚假形成价值共振。通过政府颁布政策,企业履行责任,家庭规划婚育时序,三方合力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支撑体系。婚假3天延长至15天只是开始,能否将婚育福利做深做实,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配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鲍文喆(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草埠湖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