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弘扬大别山精神·沿着铁路评湖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武汉汉口火车站隆重启动。来自全国、全省不同领域的优秀视频、漫画创作者齐聚一堂,以铁路为媒,感悟湖北发展脉动,共同探寻铁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的生动实践。如今,让我们沿着这条钢铁动脉,将视角聚焦于咸宁,探寻铁路如何在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十四五”规划指引下,撬动区域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铁路,是咸宁融通全国、拥抱世界的“加速器”。随着京广高铁和武咸城际铁路的通车,咸宁高铁站已成为鄂南区域的重要枢纽。晨曦中,货运列车从茶乡赤壁驶出,优质咸宁茗茶、生态农产品借助“绿皮”与“复兴号”相继远行;夜幕下,文旅专列牵引着慕名温泉的旅客穿梭山水之间。在“铁路+农业”“铁路+旅游”双轮驱动下,咸宁构建起“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推动区域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根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家强调“加强资源富集区、人口相对密集脱贫地区的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建设”,推动普速与高铁协调发展,为咸宁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生服务,让铁路温情在咸宁落地生根。咸宁站全面升级智慧化服务系统,增设“无障碍通道”“亲子候车区”,并通过“互联网+车站”公众号,实现车票、宾馆、温泉预约等一站式在线办理。春运和客流高峰期间,咸宁在各个火车站开设温情驿站,提供免费爱心茶歇与应急医护服务,让返乡旅客切实感受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沿线各县市也积极联动,将站前广场、高铁新区规划为“乡村手工艺展示区”“农特产品直销点”,让出行不仅便捷,更充满烟火气。
展望未来,咸宁将在国家“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和“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战略指引下,深化“铁路+”融合发展。根据《“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到2025年,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深度融合,推动智能调度、数字化供应链以及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提高运输品质和效率;《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指出要构建公平竞争的运输市场环境,促进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的无缝对接,打通“最后一公里”与“第一公里”的协同循环。咸宁将以此为契机,加速推进咸宁高新区、赤壁等沿线区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搭建“产城文旅”融合发展平台;还将围绕高铁站点集群效应,统筹规划“温泉小镇”“红色研学”“生态养生”三大产业板块:同时借助大数据与智能调度,实现客货并重、线上线下协同,让“铁路红利”切实惠及咸宁百姓。
今年7月1日起,咸宁开通直达香港高铁,作为湖北继武汉、宜昌、襄阳后第四个开通直达香港高铁的城市,这条线路的开通不仅是交通网络的延伸,更是鄂港两地深化合作的重要纽带。它不仅将大幅缩短两地商务往来时间,更有望带动咸宁温泉养生、生态旅游等特色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深度对接,为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增长极注入新动能。当前,咸宁正以“交通强国”战略为引领,以“高铁经济引擎+红色文化底蕴+智慧服务升级”为坐标,锻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名片。咸宁将沿着这条连接咸宁山水与世界舞台的钢铁长虹,共同书写区域振兴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龙冠宇(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