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湖北在新赛道竞“数”向前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23:5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7月22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武汉市调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抢占“数字湖北”经济发展新赛道。此举不仅释放出湖北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强劲信号,也为荆楚大地的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加速键。

固本筑基,织密算力“一张网”。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速布局光网、无线网、算力网,取得硬基建突破。如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三期项目建设有条不紊、层层推进,引领行业创新。其不仅存储实力强大、功能完善、设备先进、带动示范效益强,还能有效促进相关产业数字化升级,助推企业绿色转型。要充分利用湖北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和湖北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平台,加快推进湖北数据流通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省内一体、省外互联的数据交易市场,推动长江计算、达梦数据库等企业进行多领域、多行业数据流通,实现软联通破壁。

释能拓新,激活数据“新油矿”。要抓好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释放数据经济价值。例如依托湖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从数据汇集、质控、分析、应用等各环节支撑各业务领域的有效融合,满足统一数据采集、业务应用共享的需求,加强医疗数据赋能。除此外,拥有国内最大5G工厂内网的武钢厂区,随时随处进行数据采集,智慧管控各个流程,促进工业场景创新。

聚链强群,锻造数字“集团军”。要丰富和开放应用场景,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周黑鸭,采用数字化车间和工业互联网技术,从原材料到成品全程追溯,有效降低半成品库存,积极响应“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做好生态协同,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支柱型、特色型数字产业集群。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与上海数据交易所牵头推动出版融合数纽中心的组建,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流通规则、安全可信的交易设施、多元化应用场景,推动出版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化。

2023年,湖北省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全省GDP比重的47%。2024年,全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大数据不断推动产业数字化的同时,数字经济也在持续发展数字产业化。在数字湖北 “新赛道”上,按照《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发展战略规划》,乘着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的东风,湖北一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跑出独具荆楚特色的“加速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管益涛(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满春街道)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