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江新区综治中心全面完成规范化建设并正式投入实体化运行。为有效破解群众诉求“多头跑、重复跑”难题,推动基层治理从“分散化服务”向“一体化治理”转型升级,武汉长江新区整合社会治安综治、网格化服务、群众来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等职能,打造“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的治理平台。实现“五中心合一”、构建一体化治理场景、搭建综合性服务载体,是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重要实践,更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防控防搭建了高效路径。
“五中心合一”的综治中心将分散的治理力量整合、拧紧成守护平安的合力。过去群众遇矛盾、有诉求,常陷入“找司法、跑信访、问调解”的奔波,如今综治中心通过职能集成,让“只跑一地、只进一门”的承诺变为现实。政法年轻干部以“一窗受理”重构服务流程,把治安防控、网格管理、纠纷调处等关联职能打包整合,群众反映邻里纠纷时,接待窗口可直接调度网格力量核实情况,联动调解团队介入处置,避免部门间的推诿延误。这种从“群众多头找”到“中心一站式办”的转变,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集中,更是治理逻辑的革新,消除环节壁垒、压缩响应时间,让平安建设的触角更快感知风险、更早化解矛盾,为支点建设筑牢安全底盘。
综治中心的实体化运行,让法律效能在基层治理中精准释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入驻综治平台后,政法青年干部将法治服务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嵌入”:群众在反映诉求时,可同步获得法律咨询;矛盾调解过程中,能即时获取法律依据。在“五中心”协同机制下,合法性审查嵌入了纠纷调处全流程,在网格走访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理念随服务传递到群众身边。针对跨领域矛盾,依托中心联动机制,用“法理明晰权责+情理疏导心结”的方式化解分歧,既守住法律底线,又解开群众心结。这种将法治融入治理末梢的实践,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支点建设注入合规有序的发展动能。
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本身就是政法青年干部以问题为靶心的“攻坚成果”,这种解题思维正成为推动支点建设的“方法论”。针对过去基层治理中“信息孤岛”问题,推动政法综治与公安、卫健等平台信息互通,网格排查的安全隐患可直接推送至矛盾调处中心,群众信访诉求能同步关联综治台账;发现部分纠纷调解缺乏专业支撑,便在中心设立“法律专家坐席”,让专业力量直达一线。从“一窗受理”解决群众奔波之苦,到“一网通办”破解部门协同难题,每一处优化都指向具体问题。把“群众痛点”作为“改革起点”的实践,不仅让综治中心持续升级,更培育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工作闭环,为支点建设破解更多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综治中心高效运转、网格服务精准延伸、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这种“守牢底线、护航发展”的担当,正在武汉全域延伸。在城市治理实践中,基层治理优化、法治实践深化,都是对“稳”与“进”的精准把握。年轻干部把根扎在基层、把功下在实处,既夯实了长江新区的支点建设,更凝聚成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将“支点”蓝图化为城市发展实景,为武汉的新时代发展答卷上写下政法青年的硬核担当。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袁梦迪(武汉长江新区“江小豚”网评团队)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