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给“冰箱式”干部升升温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20:2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没有项目开工是你懒,不愿意干,躺平佛系,‘冰箱式’干部,不变质,不腐败,也不干。”7月24日,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全省三季度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用一句警示精准击中干部队伍中的顽疾,再次一针见血地鞭策广大干部,不要当“冰箱式”干部。

所谓“冰箱式”干部,是指“不发声”:面对群众诉求装聋作哑的“哑巴干部”;“不发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干部”;“不变质”:机械执行政策却无创新突破的“教条干部”。这类干部表面看着干净整洁,实则里面结着厚厚的冰,面对群众“不说话”“冷冰冰”,堵住了民心通道;对待工作“不发热”“无热情”,缺乏干事激情和主动性;看似“不变质”,实则在浑水摸鱼,热衷躺平躺赢。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作风形象,贻害党风政风,更让地方发展在“冷冻层”中艰难打转,祸害一方。

要给“冰箱式”干部升温,首先要弄明白他们因何“失温”。从“外因”来看,个别单位用人论资排辈,考核平衡照顾、轮流坐庄,问责跟不上趟、形式主义,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不够健全,让想干事的干部感到“心寒”或“无力”。从“内因”来说,这些人忘了“为谁当官、为谁干事”的初心,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心思用在“搭天线”“拓人脉”上,而不是钻研工作、提高个人能力素质上,能力出现短缺、本领开始“恐慌”,不想干、不会干,也干不好,“洗碗效应”明显,干脆选择沉默和回避。

“冰箱式”干部看似消极怠工占到了“便宜”,实际丧失了核心竞争力,错失了在人生跑道上发光出彩的机会。给“冰箱式干部”除霜,不能只靠“喊话”,必须拿出“硬招实策”来。

以热血破冰,用“实践熔炉”破除“不干不错”怪圈。湖北将2025年定为“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六大行动”破除“冰箱顽疾”。干部的能力不是“冻”出来的,而是“炼”出来的,要多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聚焦国家战略,紧盯科学、技术、产业前沿,让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任务一线打头阵、当先锋,坚定不移深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拼”字当头,大力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在实践战场上充分展现年轻人的朝气、锐气与勇气。

以制度升温,用“机制熔炉”点燃干事热情。思想觉醒需制度护航,要让干部意识到懒政怠政的严重危害性,点燃他们激情,进而拒绝“躺平”。持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在提拔任用、考核评价中重实绩、重群众口碑,对占着位子不干事的“冰箱式”干部要敢于“挪位子”,让躺赢不可能、躺平不可取,谁做“冰箱式”干部谁止步不前。当“干得好”的人“吃得香”了,这些人自然会主动“除霜”。

给“冰箱式”干部升升温,本质上就是给地方发展添把火。干部多一分“热血状态”,发展就多一分“滚烫动能”。湖北正以拒绝“冰箱式”的姿态,全省干群上下同心、鼓足干劲,以“热腾腾”的担当书写新时代支点答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晟(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网评团队)

责编:董育雄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