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025岚图用户之夜活动将在武汉经开区举行。盛夏的武汉经开区,发展热潮澎湃。岚图汽车总装车间内,机械臂精准翻飞,每118秒便有一台岚图汽车驶下智能产线;猛士科技园极限试验场上,电动越野车正挑战45°陡坡,展现强劲动能。在这片创新沃土上,由技术引领、绿色筑基、人才驱动构成的“三驾马车”,正协同拉动区域新质生产力加速奔跑。
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不断突破的核心要素。走进岚图汽车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35台工业机器人高效协同,柔性生产线无缝切换多种车型,平均每118秒即有一辆新车下线,不单是“智造”效率的诠释,更是产业跃升的缩影。经开区以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为核心,高效集聚超千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精心构筑起50公里两小时响应的供应链生态圈,作为品类最全、规模最大、链条最完整、创新力最强的综合优势,奠定了经开区产业跃升的坚实根基。当产业“骨骼”日益强健,创新“血脉”亦澎湃奔涌。2024年,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0家大关,较三年前实现四倍增长;累计培育省级“新物种”企业121家,其中占据全市半数的“驼鹿”企业和占比超三分之一的5家“独角兽”企业尤为亮眼。科技型企业创新动能持续迸发,技术创新的“强引擎”效应日益凸显。
武汉车谷逐绿而行,擘画产业转型新图景。在岚图汽车工厂,下线的新能源汽车将有效削减用户端碳排放,其零配件亦广泛采用轻量化环保材料。另外,工厂屋顶铺设的也是全市最大分布式光伏矩阵,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1600吨,让“绿色制造”理念照进现实。这场绿色浪潮同时席卷全区其他制造企业,猛士汽车、东风李尔、武汉泛洲中越等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大力推动节能降碳;圣禹生态、天源环保等科技企业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发展势头强劲;以武汉绿动、理工氢电等为代表的14家氢能领军企业在此密集落子,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展现出蓬勃生机。经开区确保“车谷答卷”深刻诠释新质生产力“含绿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的可持续内涵。
武汉经开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车谷人才创新港为主阵地,在体制机制、政策供给、引育模式、服务保障上持续攻坚突破。“车谷英才专项”成效凸显,652个项目累计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70亿元,创造经济效益近700亿元,人才集聚为高质量发展赋能。针对青年才俊,提供最高15万元安家补贴、三年人才公寓租金减免及专属购车优惠等“暖心礼包”,以最大诚意延揽四方英才。武汉理工大学与东风集团首创“东风跃迁班”,直面企业技术人才缺口、高校教学与产业前沿脱节、毕业生就业方向模糊等难题,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育人新路。首届毕业生留企率高达48%,证明了该模式的成功实行。如今,合作版图已延伸至华中科技大学,实践基地覆盖岚图、猛士等前沿创新单元,培养领域也从新能源、智能化拓展至汽车造型设计、前瞻技术研发等更广阔疆域。这场产业需求与人才成长的“双向奔赴”,为破解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瓶颈提供了标本兼治的“车谷方案”。
从岚图工厂机械臂的精准舞动到猛士越野车征服45°陡坡的澎湃动力,从人才港“聚才效应”的日益增强到“跃迁班”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武汉经开区以“技术引领、绿色筑基、人才驱动”三驾马车协同发力,驱动新质生产力爆发式增长,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为武汉工业版图镌刻下新的时代坐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 顾贤栋(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