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汉口之心,江岸温情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8日20:2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作为百年商脉的核心承载地,武汉市江岸区知重而行、知责而担,探索出一条城市更新与消费扩容的良性互动之路。百年“汉口之心”焕发新的生机,街头巷尾里升腾的“烟火气儿”里,是最浓郁的“幸福味儿”。

“热干面5块,热干面5块”,一边是市井街巷的热闹吆喝、人头攒动,一边是直入云霄的写字大厦鳞次栉比、错落分布,在这片土地,传统与现代实现完美交织与融合。江岸通过对传统的历史街区进行焕新升级,既保留原汁原味的“老汉口”风格,又在悄然间激活年轻消费生态。经过精心修缮,平和打包厂、巴公房子等汉口历史风貌区的一座座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咸安坊、保元里等多个历史街区商业体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流行的数字艺术、时尚潮流文化相结合,让游客在百年街区感受“时光穿越”的魅力。

新一轮消费热潮里,新需求、新热点持续释放,新业态、新场景更新不迭,如何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江岸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一圈一策”,打造特色街区,精准对接目标群体。武汉万象城定位轻奢商务消费,武汉天地引领年轻人时尚潮流,金桥永旺梦乐城辐射家庭消费......不同的特色商圈定位不同的主要目标人群,从而避免同质化的低效竞争。为了打造差异化、个性化区域消费名片,江岸区还先后培育出吉庆民俗街、武汉天地、武汉万象城3个“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打造吉庆民俗街、武汉天地街区等2个“全市特色美食街区”,不断激发文旅休闲消费的名牌效应。

当“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消费需要从单纯功能满足转向“情绪价值”提供,如何解锁年轻人的“消费密码”?江岸区主动出击,求新求变,开辟出“城市IP+”新模式。今年3月,武汉万象城推出“春樱漫闪季”,搭配“城市微醺节”与音乐演出,将购物广场变成年轻人“情绪共鸣”的新磁场。在今年推出的“汉堡节”期间,“一个汉堡带火半座城”,漫巷街区业绩普遍提升一半以上,单日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10公里外的咸安坊则创造“城市+精酿啤酒”文化IP,让延续百年的石库门化身年轻人的微醺乐园,活动销售环比增长60%,客流飙升150%,其中四成以上来自外地,四面八方的游客打“高铁地”、“飞地”在此一品。

衡量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只是一组组数据与指标,还在在于老百姓感受到的实打实的幸福指数。为了扎实推动社区消费提质升级,江岸区先后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前往江浙沪、粤港澳等先进地区“取经”,学习当地的社区服务经验,赋能社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预计今年将建成验收6个特色便民生活圈。让老百姓享受家门口的便利,体验“一站式”的优质服务。永清街道新天地社区是全市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区域内消费业态达183种,零售商贸、家具修补、义诊义检、托育养老等服务应有尽有。“便民度就是幸福感,生活圈就是幸福圈”,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最直接向往,也是城市温度的最直观体现。

武汉市江岸区委书记姚彬曾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表示,“江岸区自觉站在省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动江岸工作,按照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的标准,为全市发展多作贡献。”那么作为江岸区的广大干部,就要对标对表,以“狮子型”干部昂扬奋进姿态,用实打实的工作举措,心连心的服务态度,比超赶的拼搏斗志,推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不断擦亮老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汉口之心”,在新时代号角中跳动着愈发年轻澎湃的脉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泽艺(武汉市江岸区 “青橙计划”网评团队、球场街道)

责编:刘文颖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