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擎举支柱产业,奋起支点建设新篇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1日16:0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日前召开的湖北省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暨三季度工作推进会议上,湖北省经信厅通报2025年上半年湖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五大支柱产业全部实现“双过半”,这组亮眼数据清晰反映出湖北产业经济的强劲脉搏,不仅标志着我省“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全面提质增速,更为荆楚大地奋力谱写支点建设新篇章注入了澎湃动能。

五大支柱产业的稳步前行,是政策引领、创新驱动与市场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顶层设计看,湖北锚定“51020”产业体系蓝图,通过精准的产业政策引导资源向支柱产业集聚,为企业提供了从研发创新到市场拓展的全链条支持。从创新赋能看,光电子信息产业在芯片研发领域的持续突破、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上的迭代升级,彰显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成效。从市场基础看,湖北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与重要消费市场,为现代化工、大健康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现代农产品加工更是依托江汉平原的农业优势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五大支柱产业的“双过半”,为湖北冲刺全年经济目标筑牢了根基,更打开了中部崛起的新空间。要持续巩固这一良好态势,需从产业链升级、创新生态构建、要素保障强化三方面发力,推动支柱产业向更高质量迈进。

锻造产业链韧性。聚焦五大产业的核心环节,实施“链长制”精准招商,补齐关键零部件、高端材料等短板,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配套企业集聚”的产业生态。例如,在汽车产业领域,推动新能源车企与电池、电机等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光电子信息产业,围绕“武汉・中国光谷”,强化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协同与产能联动,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激活创新策源功能。加大对五大产业领域的研发投入,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本地转化。鼓励光电子信息、大健康等产业设立中试基地,破解“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瓶颈。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让创新成为支柱产业持续增长的“永动机”。

优化要素保障环境。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向五大支柱产业倾斜,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技改升级与扩产增效提供金融支持。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项目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此外,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与中欧班列(武汉),打通物流通道,助力支柱产业产品“走出去”,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抢占先机。

五大支柱产业的稳健发展,为湖北支点建设“一年开新局”打下坚实基础。唯有持续深耕产业根基、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发展生态,方能让这些“顶梁柱”更加强劲,为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先锋、谱写支点建设新篇章注入不竭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铁(武汉市新洲区)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