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治理方面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生态治理应当与民生福祉融合日益紧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疆巴州且末县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节约水资源并改良沙漠土地,让昔日荒漠变身“粮仓”。这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游客。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使周边山体绿化程度增加,野生动物增多,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民众创造了更宜居的自然环境。生态治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民生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生态治理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卡堆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探索“冰川观光+机械租赁”双轮驱动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让老百姓尝到了生态红利的甜头。纳木措景区通过科学管理和保护,在减少人为干扰的同时,发展文旅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和增收。实践证明,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非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让民生福祉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
生态治理与民生福祉融合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广核和田洛浦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开展万亩治沙工程,通过种植耐旱植物实现沙地固定与绿化覆盖,还将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构建循环经济绿洲。这一项目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长期动力,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只有将生态治理与民生福祉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民族永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起点,生态治理与民生福祉融合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我国正走出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民生提升的共赢之路。我们应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治理,让生态环境更好地服务于民生,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雅玲(华中科技大学)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