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武汉调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积极抢占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近年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浪潮席卷荆楚大地,2024年湖北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突破50%、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保持两位数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那么,湖北数字经济是如何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的?
做强数字经济,重在夯实发展根基,掌握核心竞争力。湖北以“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为着力点,在关键领域持续突破:长江存储成功量产294层3D NAND闪存芯片,突破技术封锁再创新高;烽火通信研发的耐辐照光纤光缆最高耐受剂量达650 kGy,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国内空白,彰显了“湖北智造”的硬实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离不开数字人才的支撑。2024年11月,湖北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关于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紧贴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强化人才培育供给;2025年7月12日,全国首家由省政府统筹建设的数字经济学院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揭牌成立,打通“产学研用”转化通道。在关键技术突破和数字人才助力下,湖北牢牢掌控数字经济自主权,发展动力强劲十足。
做大数字经济,重在拓展体量与覆盖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要扩大数字产业化规模。2024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成功引进芯片材料龙头企业先导科技集团,既填补了“光芯屏端网”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的空白,又带动了半导体产业全链条升级。在完善产业布局的同时,湖北亦着眼于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锚定打造中国“工业软件之都”的目标,建立软件源代码开放平台,鼓励企业、高校、院所协同攻关,天喻软件、开目信息等企业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入选全国首批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2024年,湖北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5%,高出全国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要提升产业数字化覆盖面,推动数字技术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智慧农业领域,截至2024年底,湖北累计推广应用各类智能设备5.86万台套,建成20个智慧农场示范基地,农业数字经济规模超6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湖北正在将“数据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持续做大数字经济“蛋糕”。
做优数字经济,重在提升服务效能与监管水平,营造公平有序、安全可靠的发展环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例如强制收集个人信息、数据泄露等问题。2025年5月28日,《湖北省数据条例(草案二审稿)》通过了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该条例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保障数据安全,并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垄断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彰显湖北构建数据权益法治屏障、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在加强法律监管的同时,也要强化政策供给,优化营商环境。东湖高新区聚焦软件产业,更新出台“软件十四条”,将支持金额上限提高至1亿元,全面释放政策引领效能。2025年7月8日,湖北省政府发布《湖北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破解“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通过“刚性监管守底线,柔性服务增活力”的治理创新,湖北数字经济正朝着“稳中向优”的方向迈进。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谁抓住了数字技术变革机遇,谁就抢占了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当前,在“万兆城市”建设热潮中,湖北正在依托雄厚的人才优势和创新动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与影响力,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坚实的“荆楚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深(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北湖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