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小巨人”在武昌迸发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0日18:4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今年以来,武汉市武昌区在稳增长、促转型赛道全力冲刺,成果丰硕。上半年,新增20家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00亿元,院士博士项目落地。这一系列成绩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昂旋律,“专精特新”企业如灵动音符,为武昌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细分领域的“小巨人”,是创新大潮中的先锋力量,它们凭借独特技术、新颖产品与精湛工艺,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武昌区,这类企业的创新绝非盲目跟风,而是依托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对技术的坚定探索。荆楚机器人项目便是生动注脚,由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团队精心打造,亮相后迅速迭代,衍生出两大类别的机器人,即将投入工业应用。5月29日,“荆楚”人形机器人项目签约落户武昌,这一动作让武昌区在前沿赛道抢占先机,为构建未来产业核心竞争力夯实基础。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荆楚”的跨越,既凝聚着科研团队的智慧与心血,也凸显出武昌区在汇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企业上的非凡实力。

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是创新生态的积极构建者。它们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携手,搭建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坚固桥梁,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步伐。同时,它们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引领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它们的带动下,武昌区的创新氛围愈发浓厚,创新资源如潮水般汇聚,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宛如一场及时春雨,润泽着产业转型的广袤土壤。在武昌区,这些企业凭借“专精特新”的独特优势,深度嵌入产业链各环节,精准补齐关键领域短板,大幅提升产业链的韧性与竞争力。以数字经济领域为例,武昌区依托优越的区位与丰富的科教资源,吸引浪潮云、保伦电子等龙头企业华中区域总部纷至沓来。它们不仅为智慧城市、医疗、交通等领域输送先进算力与智能技术,有力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还能发挥磁吸效应,加快孵化和引进安全、应急领域上下游企业,打造完整声光电视讯电子产品产业链。如此,既营造了智能技术应用创新的良好生态,又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共进,推动武昌区数字经济多元化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全新活力。

与此同时,在绿色智能船舶、北斗卫星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领域,武昌区积极布局,培育出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步迈进。此外,这些企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众多“专精特新”企业围绕主导产业,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与产业生态。这种产业集群效应,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创新能力,还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了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挑战,武昌区的“专精特新”企业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它们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渠道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挑战,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企业的稳定发展,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增加了居民收入,还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它们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与人才流入,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专精特新”企业是创新先锋、产业升级推动者与经济韧性守护者,在市场变幻中稳健前行,为经济增长护航。展望未来,在“专精特新”企业加持下,武昌区加快建成支点中的支点的步伐更加有力。它们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产业为墨,在武昌这片发展的画布上,绘就一幅更加绚丽多彩的经济发展新画卷,为湖北支点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书写属于武昌的辉煌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彪(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