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不断强化湖北实验室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1日14:3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省委书记王忠林深入洪山实验室调研,并在湖北实验室建设工作会上划出了清晰路径,遵循“全球视野、国内领先、战略导向、产业需求、开放共享”原则,将湖北实验室打造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产业发展的强引擎、支点建设的动力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一部署,是为湖北抢占未来制高点布下关键一子。

创新策源,实验室是“发动机”。锚定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目标,湖北正在加力推动“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25家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力量矩阵提质增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重大使命任务,正是要求各类科创平台敢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向基础研究“无人区”发力、向关键技术“卡脖子”聚力、向未来产业“新赛道”蓄力,催生一批具有引领性、颠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根基,真正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原始创新是场马拉松,耐得住寂寞,才能赢得未来的主动权。湖北实验室,正跑在这场马拉松的前方。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命脉系于人才。实验室不仅是科研重器,更是顶尖人才的“强磁场”与“孵化器”。湖北坚持落实“开放共享”原则,用灵活机制、一流平台、优越环境,让实验室成为“聚才盆”。10家湖北实验室已聚集院士、国家级、省市级等各类高端人才近3000名,构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局面。光谷实验室聚焦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生命光电子三大领域招聘科学家;江城实验室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中试服务平台,广纳集成电路领域人才;洪山实验室实施“重大项目遴选制”“委托协商制”“项目谈判制”等方式灵活遴选技术攻关人才,先后研发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全球首支试管藕,全球首个转基因抗虫水稻等标志性成果。人才如水,汇流成势,方能驱动创新永不停歇。湖北实验室,正成为天下英才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重要舞台。

实验室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需求”是导向,关键在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洪山实验室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让科学家与企业家“双向奔赴”,将教授团队十余年努力完成的“创制无肌间刺草鱼技术”转让至广东海大集团,累计金额5000万元,加速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光谷实验室推动实验室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衔接,研发的国内首款基于自研电路的硫化铅量子点红外成像样机,已斩获百万级订单,将于今年实现规模化交付。实验室不再只是“象牙塔”,而是牵引产业升级、服务区域发展的“动力引擎”。

湖北实验室,承载着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深刻领会王忠林书记的要求,就是要以“策源地”的担当夯实根基,以“强磁场”的引力广纳英才,以“转化器”的效能释放红利。将实验室打造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战略支点,为湖北“建成支点”筑牢科技之基、注入澎湃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秋寒(洪山区委组织部)

责编:刘文颖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