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校园餐新国标守护未来希望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1日18:07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我国首部《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新国标将于2025年12月1日实施。新国标的出台,意味着将用强制性规范填补制度空白,通过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原料溯源严控及常态化监督机制,为千万学童筑牢“舌尖安全”防火墙,让监管真正跑在风险前面,标志着校园餐饮管理迈入标准化时代。

新国标的“新”,关键在于它用全链条管控填补了监管真空。原料采购要米面油大宗食品定点采购并每年检测农药残留,加工环节要强制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规定配送车辆一律封闭化和定位化管理,时间上,要求热食熟制后要在1个小时之内完成分装。把过去的模糊说教变成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并且还可以查验,即刻追责,把当时不明确的要求上升为一盘看得见、摸得着的制度框架。在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监管下,上海某学校厨师未戴手套进行烹饪时,该校智慧系统立即发出警报,食品安全问题一下就被揪出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标跳出只讲“安全”的旧思维,统筹考虑了营养、健康和反浪费,规定要提前做好带量食谱的制定,并结合开展食育科普活动,积极推广膳食平衡理念,通过核对就餐人数、合理采用食材综合利用等方式将“光盘行动”由口号变为了流程化实践。石家庄桥西区自实施标准化营养餐以来,学生挑食的情况变少了,中小学生肥胖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说明安全与营养理应齐头并进。

新国标的出台是对民生忧虑最精准的回应。过去,不少地方的校园配餐陷入了“九龙治水”的困境:地方的标准不一、执行难易程度各异,一些企业在钻空子;市场标准过于笼统、细节较少落实,从采购灰色地带、食堂环节监控到运输途中均缺乏细则、存在缺失;制度容易成为部门或机构的一纸空谈……而在新国标执行后,家长可以查看后厨视频,每一批食材都有对应的可追溯“身份证”,表明制约因素已经被解除,相应的信心便能建立起来。

当然,再完善的制度也需落实方能彰显价值。技术再先进,若缺乏责任心和监督机制,仍会沦为“皇帝的新衣”。未来需构建“政府督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闭环,监管部门应推行飞行检查与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零容忍”,配餐企业须主动加大检测投入,而家长监督委员会、扫码溯源等社会力量参与,将使阳光照进每个操作环节。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汪宏昊(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 玉泉街道办事处)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