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潮涌,见证岁月峥嵘;军旗飘扬,镌刻初心使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荆楚大地军歌嘹亮。从江城军营到社区街巷,军民同庆的热烈氛围里,饱含着对子弟兵的深情礼赞,更彰显着“军爱民、民拥军”的深厚情谊。从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表彰有功单位和个人,到新质兵种军旗的崭新亮相,从国防部招待会上的铿锵誓言,到地方党政领导走访慰问的暖心举动,无不诉说着人民军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勾勒出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壮阔图景。
军旗是军队的象征,是使命的召唤。此次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新质兵种军旗的发布,不仅完善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更折射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跨越。以八一军旗为底色,融入各兵种特色元素的新军旗,是科技强军的生动注脚,是战略兵种崛起的鲜明标识。从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到陈薇团队在生物国防领域的攻坚克难;从“模范空降兵连”的铁血荣光,到63920部队二室在国防科技中的突破创新,军旗所指,正是一代代官兵接续奋斗的方向。当新军旗于8月1日正式启用,它将激励更多将士在科技强军的征程上勇攀高峰,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使命中再立新功。
功勋是奋斗的勋章,是强军的见证。此次被记功的单位和个人,是新时代军队建设的优秀代表。92853部队丁阳斩获国防科技一等功,王海斗、高钰琪等专家荣记三等功,他们的成果背后,是军队科研人员“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63920部队二室、96712部队荣获集体功,彰显着团队协作在国防建设中的磅礴力量。在空降兵军的军史馆里,上甘岭战役的硝烟仿佛仍在弥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模的事迹穿越时空,与今日官兵在抗洪抢险、抗疫斗争中的逆行身影交相辉映。从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到和平时期的守护安宁,从“两弹一星”的惊天壮举到量子通信的前沿突破,人民军队始终以“敢打必胜”的信念,为国家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军民团结是制胜的法宝,是发展的根基。湖北历来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这份情谊在新时代愈发醇厚。省委书记王忠林走访慰问空降兵军时,那句“努力为部队更好履行使命任务创造良好条件”的承诺,道出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心声;武汉经开区领导看望驻区官兵,为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解决实际困难,体现着“军地一盘棋”的务实行动。驻鄂部队同样以真情回报人民:抗洪救灾时,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堤坝;疫情来袭时,他们星夜驰援守护生命;脱贫攻坚中,他们助力乡村振兴。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的投用,更将军队专业救援力量与地方需求紧密衔接,辐射湘鄂赣皖豫苏六省,成为守护华中地区安全的“定海神针”。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军民鱼水情,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十二字强军目标,既写在军旗上,更刻在官兵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人民军队不仅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更是支撑发展的坚强后盾。从国防部招待会上“挫败任何外部干涉”的坚定表态,到驻鄂部队“扎根荆楚、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军旗猎猎,指引方向;军民同心,其利断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为新的出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双拥传统,在强军兴军与地方发展的同频共振中,共同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华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铭昊(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