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问“鄂”那得人才聚?为有荆楚活水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17:1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湖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计划以“留鄂安居,才聚荆楚”行动为抓手,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为湖北青年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当前国内统一大市场新格局的加速形成,存量市场争夺愈加激烈,人才逐渐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如何留住人才”已是当下的时代课题。

以湖北为例,自启动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以来,聚焦推进“61020”全链条攻关、“71020”高效创新体系建设,湖北将“聚才”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一时间引得青年才俊纷至沓来。一系列“源头活水”政策持续滋润荆楚大地,让才聚荆楚的愿景逐渐变为实景。

好的人才政策,既要让人看得见,更要让人摸得着。国内的政策文件多在官媒与官网上公布,高校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这些校外信息,人才政策难以第一时间精准投送。各大高校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适当嵌入本地人才政策解读,同时利用校园号、校园直播平台等网宣形式,邀请优秀毕业生分享求职经历,科普人才政策。持续拓宽政策宣传渠道,让少数人的幸运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人才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全链条”,让人才留下来,需打通求职到立业的“最后一公里”。湖北大胆尝试,让短期帮扶转变为长效助跑,入住人才驿站的毕业生,既能拿到涵盖购房补贴系列政策,又能够通过校园招聘会链接资源,还有社区自发组织岗位推荐、就业指导等服务,以真情换真心让人才留鄂安居。又如十堰竹溪县举办的文旅策划大赛鼓励大学生参与,获奖项目不但有资金奖励,还能落地实施。可见人才政策倘若完成了引、育、留的闭环,源头活水将汇聚成奔腾江河。

城市与人才的关系,是双向奔赴的共赢关系。湖北为人才提供就业岗位,人才为城市激活发展潜能,正是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典范。城市的决策者一方面要让人才积极参与城市创建,在重大规划决策中开设建言献策的通道,如武汉邀请青年人才参与“长江新区发展论坛”,以此提高人才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是共享发展红利,建立人才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对带动产业、实现技术突破的人才给予项目分红、荣誉表彰等,既给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也让城市享受前沿科技的收益。双向共赢的核心,正是打破传统的简单交换模式,创建你我互相成就的新体系,当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留下来的不仅是人才,更是城市的未来。

古有孙叔敖举贤任能,今有百万大学生留鄂创业就业。利用好青年驿站、岗位指导服务、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我相信荆楚大地将绽放出大展宏图、创新涌动的人才之花,为经济发展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林可安(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 两河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