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供销守正创新为农本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11:31 来源: 荆楚网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计划经济年代保障物资供应的“红色背篓”,到市场经济浪潮中联结产销的“金桥纽带”,再到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的“综合平台”,供销社的改革发展轨迹,始终与“三农”事业的脉搏同频共振,印证着“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一深刻定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北阜平的“背篓小组”翻山越岭为农民送货。改革开放后,浙江供销社打破“统购统销”模式,在田间地头架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将生产、供销、信用服务送到农户家门口。如今,武汉市黄陂区供销社则紧跟时代步伐,从农资供应、农机租赁到土地托管、电商助农等,哪里有农民的需求,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这种“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灵活应变,是供销社始终扎根乡土、服务农需的生命力,也是供销社历经风雨而不衰的根本所在。

供销社的价值内核,在于凝聚共识、共建共享。比如面对小农户经营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时代命题,供销社应主动扛起“组织起来”的责任,让资源要素在整合中释放出更大效能。在这一块,黄陂供销社打破基层社“各自为战”的传统格局,在组织上,从业务指导转向一体化规划;在资产上,从单户监管转向集中统筹;在服务上,从零散开展转向规模化推进;在经营上,从单兵出击转向集团作战。目前,黄陂全区22个街乡供销社恢复运营,235个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乡村,76家庄稼医院守护农田,84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此外,黄陂通过“开放办社”的创新,引进农村能人担任街道供销社主任,让最懂农村的人服务农村,既盘活了基层组织,也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

乡村振兴需要“土专家”,更需要“新动能”。黄陂供销社从农资供应到农机租赁,从土地托管到电商助农,服务边界随农民需求不断拓展。这种“守正创新”的改革智慧,让老供销社焕发新生机,也印证了供销改革唯有扎根乡土,才能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结出硕果。

供销社的改革发展,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古”或“翻新”,而是在坚守“为农服务”初心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三农”的新内涵、新路径。从“背篓上的供销社”到“云端上的供销社”,变的是服务形式,不变的是与“三农”同呼吸、共命运的底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供销社必将以持续深化的改革,书写出更加壮美的时代新篇,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恬(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黄陂区供销社)

责编:陈泉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