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为什么新就业群体值得一座城市的掌声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10:29 来源:

近日,湖北日报一则《七旬老人倒地,三位外卖小哥暖心救助》的新闻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这则暖“新”新闻的主人公宋成,不仅是外卖骑手,更是社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队长,常年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善意正在沿着城市轨道接力传递,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聚焦于“外卖箱、后备箱、直播间”,将愈发热烈的掌声送给这群穿梭于城市脉络间的“流动探头”。他们的身影,是城市运转中不可或缺的柔性支撑。

守护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他们是“城市免疫系统”的血红蛋白。近日,湖北印发《加强党建引领开展聘请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选聘一批“外卖小哥”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湖南浏阳“00后”外卖小哥勇救落水女子,湘西外卖员两度跃入刺骨酉水,拼尽力气将女孩推上岸,自己冻至虚脱。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时刻置身于社会生活的第一线,往往能第一时间发现突发状况并伸出援手。这种“在场性”让他们成为城市的“生命安全守护前哨”,让“城市免疫系统”在应对突发风险时更加灵敏,为社会安全防线增添了一道充满温度的流动屏障。

之所以赢得掌声,更在于他们用双手延展了治理边界。基层治理依赖固定网格,而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动态运行的“活地图”,能够以其就业方式活、流动变化快的特点精准“照亮”基层治理盲区。武汉市风韵出行网约车平台开设“新生专车”免费接送新生,引导司机积极参与“爱心送考”“春运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洪山区基层治理特色服务项目。成都2家网络直播公司成为社区合伙人,开设“邻里主播”数字直播间,聚焦思想凝聚、新风弘扬,构建起基层治理和文化传播“新阵地”。人们的掌声不仅献给速度和温度,更是献给城市“治理前哨”和他们身上闪耀的共同精神,将公共责任内化为职业本能,于寻常轨迹中书写着不寻常的担当。

要让这份掌声持续回响,制度赋能是关键。善意延续的核心在于完善相关制度,平衡起个体生存需求与社会价值实现,让每一次举手之劳成为良性循环的起点。美团免除暴雨中清淤骑手的超时处罚并授予“先锋骑手”称号,苏州将消防隐患上报量化为电瓶换电服务的“平安积分制”,其创新性在于将公共治理贡献直接转化为资源补给,使得参与治理转化为职业行为的自然延伸。更深层的制度突破,在于确立权益保障与公共责任的对等原则。常熟市总工会的“一元餐”、旬阳市的24小时驿站,看似是基础服务供给,实则通过化解生存焦虑激活社会责任感。唯有当劳动者的基础需求被重视,“抬头看路”的公共自觉方能自然生发。

掌声是城市对新就业群体最响亮的回礼。当骑手的车灯、司机的双闪、主播的镜头同时亮起,照出的不只是订单的终点和直播的流量,更是新就业群体身份的转变,从“等人来管”到“随时在管”,从“固定网格”到“流动网络”。要让这束光持续不灭,就要让制度再往前一步、服务再下沉一层、技术再赋能一点、关怀再升温一度。唯有如此,新就业群体才能继续以奔跑、以驻足、以举手之劳,把城市托举得更高、更暖、更安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佘欣然(洪山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