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育儿补贴,为家庭幸福“加码”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17:14 来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为全国符合规定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每年3600元的基础补贴。这项普惠性政策,是国家对亿万家庭的深切关怀与有力托举,是缓解“生不起、养不起”现实焦虑的及时雨,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无论城乡,育儿成本都是年轻家庭的重要压力源。此次国家层面统一实施基础育儿补贴,直接增加了家庭可支配收入,让钱花在刀刃上,赋予家庭更多消费自主权。这3600元,是国家分担生育成本、尊重生命价值的坚实承诺,传递了“生有所育、幼有所护”的温暖信号,有效增强了家庭的生育信心。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育儿补贴作为国家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核心支柱之一,其目标直指提升生育意愿、稳定生育水平。它不仅是当下的民生保障,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投资。在儿童成长关键期给予支持,改善成长环境,提升人口素质,是为国家长远发展储备高质量人才资源、夯实人力基础的源头活水。天门市的实践提供了有力印证。其创新性政策对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每月800元、1000元的育儿补贴,可叠加购房、职业补贴,二孩家庭最高综合支持达21.6万元。政策效应显著,2025年上半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5.6%。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称之为“耐心投资”,预计三年内将带动天门多出生3000余名孩子。更可贵的是,实施政策以来,天门市财政收入逆势增长14.1%,生动体现了“生育刺激消费、消费拉动经济、经济反哺生育”的良性循环逻辑。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其最大效能则源于协同。《方案》明确要求,育儿补贴需与托育服务、教育支持、住房保障、产休假制度等政策形成合力,避免“单兵突进”。天门的经验提供了“湖北方案”,不仅提供补贴,更将产假延长至6至8个月,并为灵活就业人员发放产假生活补助。同时,大力建设“鼓励生育一站式服务”工作站,让新生儿家庭在医院即可高效便捷地办妥出生证、户口簿、补贴银行卡等手续。这种覆盖生育全周期的支持体系,正是从“单一补贴”迈向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生动实践。为了让政策暖流精准滴灌到每一个需要的家庭,国家层面统一推行线上申领系统,依托主流网络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此外,也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每一分补贴都安全、规范、及时地送达目标家庭,真正将党和政府的关怀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此次方案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生育支持政策进入2.0时代,从经济补贴到服务保障,从短期刺激到长效机制,政策演进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变化。当“生得起、养得好”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不仅将重塑人口发展格局,更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千万家庭的幸福暖流必将汇聚成河,为各地发展提供坚实人口支撑,共同托举起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韧性、更可持续的国家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晓薇(洪山区张家湾街道)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