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汉阳墨水湖北岸的桃花岛体育公园赢得居民交口称赞。从轮滑少年追风的赛道,到羽毛球馆爆满的预约,这片曾堆积垃圾、私垦菜地的1.7万平方米的荒芜角落,如今已蝶变成设施齐备的运动天地。这不仅为居民打造了“家门口”的运动生活新场景,更以精细化治理盘活了城市的“边角料”,生动诠释了城市更新的民生温度。桃花岛的蝶变,正是湖北以“绣花功夫”唤醒城市“金边银角”的一个缩影。
变“废”为宝,激活城市存量空间。桃花岛这片土地曾是困扰城市的“顽疾”,垃圾堆积、私搭乱建、菜地蔓延……既破坏了墨水湖畔的生态环境,也降低着周围社区的生活品质。对此,五里墩街道办精准施策,依托墨水湖生态优势,引入专业团队,将废弃地激活为运动场。湖北实践的智慧,正在于将此类“痛点”精准转化为“亮点”。从桃花岛的华丽转身,到月亮湾从防洪险段蜕变为亲水阳台,再到黄石利用废弃厂区空地打造承载记忆的“工业风”口袋公园,无不体现着湖北省对城市存量空间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利用。这绝非简单的“见缝插绿”,而是“一地一策”的“针灸术”,以最小干预激活最大效能,让被遗忘的角落重获新生,成为滋养城市活力的“能量块”。
需求导向,绣出城市治理“精度”。桃花岛体育公园的“低噪音”项目设计,源于对12个社区的深度调研,精准呼应居民心声。湖北“微更新”赢得民心的关键,正是实现了从“供给思维”到“需求思维”的转变。月亮湾防洪墙上特意保留的38棵野生老柳树,源自市民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眷恋;荆州社区公园里新增的遮阳棚和调整的健身器材,出自“民意征集箱”的反馈;鄂州探索“政府引导+社区主导+居民参与”模式改造房前屋后空地,让居民成为家园更新的主角。这些实践有力证明,将“民声”作为设计蓝本,用“绣花功夫”对接细微诉求,正是“人民至上”理念最朴实的注脚。精准满足需求,服务方能直抵人心。
功能融合,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桃花岛正从单一运动场,向集“休闲-社交-健康”于一体的立体生活圈进化。这代表了湖北“方寸之地”更新的方向,超越单一功能思维,构建复合多元的“生活圈”。“月亮湾城市阳台”在防洪安全之上,巧妙融合观江、运动、游乐、休憩;襄阳口袋公园兼顾儿童嬉戏与老人休憩的“适儿适老”设计;宜昌“智慧健身”系统让运动与科技便捷相连。这种“功能复合化”趋势,正是对居民追求便捷、丰富、品质生活的积极回应,让有限空间承载更多“烟火气”与“诗意”,使美好生活融入日常。
科技人文,共筑城市韧性温度。面向未来,湖北的实践展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完美交融。科技赋能筑牢便民基石,“趣运动”小程序预约、宜昌“智慧健身”扫码即用,提升服务便捷度;月亮湾沉降观测设备和可快速拆装的“防洪神器”,兼顾安全与景观视野。人文浸润守护城市根脉,月亮湾保留历经风浪的38棵老柳树,存续抗洪记忆与人与自然和谐理念;黄石“工业风”口袋公园延续城市历史。科技保障了安全与效率,人文则赋予了空间情感与记忆,共同铸就有温度、有韧性、可持续的城市家园。
城市更新不必惊天动地。于细微处精耕细作,于需求处精准发力,于人文处倾注用心,方能在有限的“方寸”之地,释放出改善民生、激活城市的巨大能量。当越来越多的废弃角落蝶变为充满欢笑的乐园,当越来越多的方寸之地升腾起温暖人心的幸福感,我们便有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扎实绘就着人人可感可及、充满温度的人民城市新图景。这,正是“微更新”承载的厚重价值。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璐(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