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说立行”似闪电破晓,是把握当下,疾速行动、决断无惧;“久久为功”如山脉绵延,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恒久积累、韧毅深沉。二者一迅疾一悠长,诠释最高明的行动哲学:如百川赴海,既争先,更争滔滔不绝;于节奏的急缓交替中,始于行动,成于坚持。
立说立行,是事业征程上开疆拓土的进击信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警醒,正点出无数理想因迟迟未行而悄然湮灭的困境,没有行动力的意志终如过眼浮云。机会的列车从不等人,于这飞速旋转的世界,“立说立行”赋予我们披荆斩棘的锐气,今日之蓬勃中国,离不开无数发展尖兵争分夺秒、日夜攻关,无数改革闯将雷霆万钧、劈开困局,无数服务先锋驽马十驾、功不唐捐。倘若徒有宏图而无实举,在“等、靠、要”中万事蹉跎,再壮阔的愿景也只能在时光中褪色为镜花水月。
不仅要有“立说立行”的冲劲,更要有“久久为功”的韧性,事业才能根深叶茂、静水流深。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积”字,道出了成大事者,行动与坚持缺一不可。无论是“艰苦奋斗十余载,窑洞灯火照乾坤”,在物资匮乏中坚守理想信念,以13年耕耘奠定革命根基的延安精神,“十年削平千座山,铁锤凿出天河来”,用10年时间在太行绝壁开凿“人工天河”的红旗渠精神,还是“三代人染绿黄沙,六十载筑就林海”,半个多世纪接力造林,将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的塞罕坝精神,“廿年磨箭问苍穹,星河为证志不迁”的航天精神,“八年鏖战,832个贫困县终摘帽”的脱贫攻坚精神……正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坚韧,写就无数波澜壮阔“从无到有”的中国式现代化传奇。时间从不辜负每一寸踏实的光阴,它只对专注沉稳的耕耘者报以微笑——这便是“久久为功”无声却磅礴的力量。
在武汉之南,中国车谷“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壮阔篇章,正是“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的生动实践。以“立说立行”的锐气开拓新局,以“起跑即冲刺”的锐气抢抓机遇;更凭“久久为功”的定力深耕未来。面对转型窗口期,经开区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锤炼干部“兵贵神速”的行动力:无论寒冬酷暑现场督导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办公为企业梳堵点解难题,主动帮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促增长,如车谷拥抱吉利路特斯项目般,以“三天签约”的速度抢占产业新赛道;更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在岗位上做到“事不过夜、文不压手”,政策研究要快人一步,企业服务要精准高效,问题解决要立竿见影。当机遇如白驹过隙,唯有以“闪电”般的执行力,方能在瞬息万变中为车谷赢得发展先机。
从“造车”到“造城”,从“制造”到“智造”,产业升级与新城崛起绝非朝夕之功,需要一代代经开区人接续奋斗,涵养“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既要像车谷培育千亿产业集群那样,甘做“栽树人”,在招商引资、创新孵化中默默耕耘;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发扬“钉钉子精神”,踏雪留痕、抓铁有印,对产业痛点、工作难点持续攻坚,对企业需求跟踪到底,对落实规划一抓到底。这种“山脉”般的功力,正是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现代践行。唯有以“朝受命、夕饮冰”的执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方能积淀车谷不可撼动的竞争根基。
至高境界,在于将“立行”与“久功”内化为干事创业的双翼。接下来,我们既要以“立说立行”的魄力抢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新赛道,在项目攻坚中展现“车谷速度”;更要以“久久为功”的恒心构建创新生态,甘当服务企业的“铺路石”。这要求我们在奔跑中调整呼吸:于急难险重任务前雷霆出击,在基础性工作中细水长流;既做开拓新域的“先锋队”,更做深耕沃土的“老黄牛”。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你我的样子皆是当代中国的样子。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愿我们以微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伦(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