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湖机场的货运航班刚掠过长江上空,宜昌东部产业新区的板房里,干部们正围着图纸啃馒头;荆门的产业园里,征地协议上的墨迹未干,挖掘机已轰鸣着破开泥土......这就是当下湖北的节奏,处处是 “两天当作一天干” 的拼劲。
湖北人干事,向来有股不服输的狠劲。宜昌干部住板房、战雨天,把 50 亿级项目堆成了“小山”;荆门用一个月交出 2000 亩净地,刷新的不只是速度,更是 “让项目等土地” 的底气;孝感的 “321” 不是密码,是每天签约 3 个、开工 2 个、投产 1 个项目的硬核成绩单。这些数字背后,是干部们把工地当课堂、把现场作考场的实诚。
铁军不是天生的,是在事上磨出来的。黄石的 “95 后” 女干部穿上骑手服送外卖,才摸清了街头巷尾的民生堵点;荆州 4000 多名干部扎进洪湖沿岸的村湾,脚下的泥越多,手里的治理方案越实;潜江的干部去了趟浙江,回来就给小龙虾产业装上 “智慧大脑”,这种 “看了就想学,学了就敢干” 的劲头,正是湖北干部的鲜明标签。
拼劲里藏着为民的心气。恩施的工会驿站里,环卫工人捧着热茶暖手;黄州的 “爱心银发专线”,慢语速里全是贴心。12345 热线接的是诉求,连的是民心,就像武汉江岸区的干部包保企业,不是去 “打卡”,是真刀真枪帮着解难题。干部脚下的泥土,群众心里的温度,从来都是连着的。
现在的湖北,外贸增速中部领跑,外资规模稳坐头把交椅,花湖机场的货机把 “湖北造” 送向全球。这份成绩单,是商务厅干部跑出来的订单,是海关关长上门送的政策,是税务部门 36.03%的退税增速撑起来的底气。就像老武汉人说的 “不服周”,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啃出响声。作风硬才能脊梁挺。湖北铁军既要能打硬仗,更要干净干事。就像长江水奔涌向前,既要势头猛,更要行得正。
站在新起点上,湖北干部正以 “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的担当,在支点建设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这股劲,是荆楚大地的精气神,更是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底气所在。毕竟,湖北的明天,从来都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冉(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江汉区商务局)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