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青年与武昌“双向奔赴”,绘就“百强城区”共荣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8日18:5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8月5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武昌区较去年再前进1位,排名第40位,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亮眼成绩单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武昌与青年的“深度绑定”,厚植创新发展沃土、优化民生服务举措、迭代文化休闲场景,青年与武昌形成“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共绘城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坚持筑巢引凤厚植发展沃土。对于青年而言,城区的吸引力首先体现在能否提供有前景的职业赛道。武昌区2024年2002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强势领航、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双碳产业的聚链成群,精准契合了当代青年对新兴产业的职业偏好。从中科·武大智谷加快成型,到武汉滨江数创走廊加快扩容,这些新兴产业载体创造了大量符合青年知识结构与职业期待的岗位。2024年举办64场“春风行动”“学子聚汉”招聘活动,正是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就业机会的最直接服务举措,青年们带着专业技能走进双碳实验室、数字经济产业园、高铁设计企业总部,成为武昌产业升级的“生力军”。对于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年,武昌区的营商环境改革更似一场“及时雨”。“零号员工”品牌升级行动打破了政企服务的传统边界,“中午不打烊”的延时服务契合了青年创业者“连轴转”的工作节奏,众多青年创业者从“跑断腿”到“少跑腿”“不跑腿”的体验升级,武昌用制度创新激活了青年的创业基因。

优化民生服务打造温馨港湾。青年的成长发展,既需要职业舞台,更需要持续充电赋能的民生保障。2022年,武昌区打造了全市首个青年人才之家,为来汉求职创业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和优惠长租服务,出台购房“昌七条”,建设一批“青年社区”微样板,精准对接青年安居需求,助力青年从“住一张床”“租一间房”到“安一个家”。中考普高率连续9年超60%、高考一本上线率突破70%的亮眼成绩,帮助武昌广大青少年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起点,既让本地青年子女在家门口享受好教育,更通过教育磁场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市七医院新大楼的竣工、武昌医院成功创建三甲、爱尔眼科湖北总院的开业,构建起覆盖青年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网。持续打造“幸福武昌”婚恋交友品牌,“相亲角”“小团缘”“团团公益红娘”等服务为青年搭建情感交流平台,紫阳湖公园婚姻登记处全年近1万对的结婚登记量,更加印证了青年对武昌的认同感、归属感,让青年在武昌安心扎根。

创新文旅场景点亮人间烟火。青年选择一座城市,不仅要看“有没有发展机会”,同样注重“活得开不开心”。“相约武昌赏樱花”“夜上黄鹤楼”“跟着春晚游武昌”等文旅新体验,使繁华的商业氛围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2024年武昌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青年用脚步探寻城区魅力,留下青春足迹。武商梦时代、武汉SKP、武昌万象城等商业航母舰群落地,精准捕捉了青年的生活偏好,为青年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娱乐选择。昙华林、斗级营等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青春市集”“路灯嘉年华”等活动成为热爱文艺的青年“打卡地”。在“武昌青年夜校”“社区青年之家”,青年从活动中找搭子、扩圈子,让青年在工作之余能随时切换生活频道,武昌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与青年发生情感共鸣。

数据不会说谎,连续6年的全省第一,是青年选择的结果。只有把青年的“关键小事”当作城市的“头等大事”,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持续领跑,才能让每一个青春梦想在城市的沃土中绽放。当越来越多青年带着梦想来到武昌、留在武昌、建设武昌,武昌的高质量发展便有了最坚实的底气。未来,武昌区将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为青年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青年将与武昌共同执笔,在时代的画卷上,绘就属于彼此的精彩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汪淼(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武昌团区委)

责编:伍佳佳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