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加装电梯让幸福稳稳上升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21:16 来源: 荆楚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武汉市武昌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一“关键小事”,彰显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小事不小视,源于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成于规划建设管理全周期的协同发力,最终升华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质感。

加装电梯的困境,是检验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试金石。高低层住户利益如何平衡?采光、噪音疑虑如何化解?资金分摊僵局如何打破?在多元利益交织的现代城市,唯有构建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方能筑牢治理根基。

武昌区的破题之道,正是以全周期管理思维铺设“安心轨”。将审批流程从9步压减至5步,设立政务“专窗”,是对“高效便民”原则的制度化落实;首创“按房屋台阶数量分摊费用”的“台阶算法”,是以科学规则破解分摊难题的机制创新;制定《验收和申请财政补贴工作流程》,明确维保资金来源,体现了对“长效管理”环节的前瞻布局。尤为可贵的是,当规则遭遇现实问题,如低层住户因采光疑虑反对时,政府并非简单强制,而是联动街道社区、组织专业机构释疑、邀请居民实地体验,以透明的协商机制和尊重多元诉求的治理姿态,为制度刚性注入民生柔性,在坚持原则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武昌实践的可贵探索,在于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势能,充分激发人民主体作用。社区党委组建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登门入户解心结;晒湖小区历经35场“月月谈”议事会凝聚共识;社区“穿针引线”,联动物业、业委会形成“三方联动监管”,这深刻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实践路径,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搭建协商平台、整合治理资源、引导有序参与。

与此同时,治理舞台的真正主角是人民群众。 退休博导陈定方贡献专业智慧设计“台阶算法”;400余名居民组成的“三师两员”队伍全程参与监督;居民自发成立“加装电梯自治协会”,制定公约、参与维保。从“要我装”到“我要管”,居民在深度参与中实现了从治理对象到治理主体的角色升华,其内生的智慧与力量成为破解难题最深厚的“源动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动能,在于依靠人民、赋能人民,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

一部小小电梯的攀升轨迹,最终丈量的是城市文明的温度与民心的向度。当步履蹒跚的老者轻松归家,当孩童的欢笑自由穿梭于楼层之间,加装电梯解决的不仅是“上下楼”的物理障碍,更疏通了连接人心、提升尊严的情感通道。它让老旧社区的居民,真切触摸到“人民至上”不是抽象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温暖体验。这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检验城市治理成败的终极标尺。

小小电梯间,承载的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时代答卷。它昭示我们,城市的温度,源于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性保障;治理的效能,成于规划建设管理全周期的协同发力;发展的价值,最终沉淀于“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坚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曾栋梁(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区政府办公室)

责编:童雅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