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让优质文艺资源从田埂到心间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13:5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如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发生质的飞跃,乡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逐渐转变到“好不好”,乡村对文化需求不断增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如何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成了新的时代课题。

基层文化之渴,优秀文艺资源难抵乡土。乡村群众为了一场高品质演出,需要跋山涉水奔赴城市剧场,这种远水不解近渴的窘境,折射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城市优质资源富集,却难抵基层沃土。这种落差,正是优质文化资源需直达基层这一时代课题的背景。

创新机制,打通文化产品资源输送大动脉。湖北当阳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将送歌舞(戏曲)、送图书、送政策宣讲、送非遗知识整合为“四送”合一服务包,打通了文化下乡的“最后一公里”。四季“村晚”搭起独属于村民的舞台,“村BA”、农民趣味运动会各种体育赛事推陈出新,通过创新活动形式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化触手可及。

空间赋能,让文化资源融入百姓生活。村会议室演变成村图书室,几千本图书随时可借阅;村委会中设置活动室,嵌入健身器材、乐器等,成了群众可以广泛参与活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越来越多的乡村空间融入文化资源,重塑了群众活动空间,让文化资源从“远方”走到“身边”,不断补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短板。

双向奔赴,让文化在本土生根发芽恣意生长。湖北当阳连续三年举办城市品牌发布会,发布当阳城市宣传片、城市品牌标识、当阳城市歌曲、音乐剧等,将本土文化融入时代潮流,文化互相碰撞融合共生,为城市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文化爱好者聚在一起,自编自导自演,用本土文化宣传最新政策,为乡村送去一场又一场的文化演出。无论是官方出品还是民间自娱自乐,都应该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向上求索,紧紧汲取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越来越多本土优秀文化出圈。

当然,产品创新应该充分调研,符合乡村群众需要,不能不顾群众实际需要,简单将部分文化产品包装后“整包出售”,看似内容丰富,实则群众满意度不高,最终流于形式,让群众不仅能看懂,还愿意当回头客,才是文化产品下乡发展的长久之策。

文化产品供给形式不断丰富,文化空间不断增加,文化活力越发充足,优质文化资源下沉,本质是让“空间”承接情感、让“文化”生长、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自家门口与文化美好相遇,从田埂到心间,让幸福更加触手可及。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郑芳港(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玉泉街道办事处)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