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新农人”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17:3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方案强调精准匹配供给端与消费端,通过细化农产品品质分类与发展特色农产品,释放多样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空间,成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返乡做“新农人”成为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就业选择之一。但什么是“新”,却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部分人片面的认为利用流媒体对农产品进行宣传、机械化生产、批量式生产就是“新”,这无疑是将“新”新在了表面。“新农人”是顺应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区别于传统小农经济而催生的新名词,其内涵包括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不再局限于“单打独斗”“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构建起高效畅通的供销联结体系,这才是其深层且关键的“新”义。也正因如此,《方案》着力构建的精准供需匹配机制,恰恰为“新农人”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撑。

《方案》的发布,为想成为“新农人”的返乡青年规避了很大的创业风险。成功的农产品销售,包含了供应端的品质保障与消费端的畅通无阻。方案强调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将不同品质的农产品与多样化的需求相匹配,犹如一根根市场中定向联结的丝线,织成紧密有序的市场网络。年轻人在拍脑门成为“新农人”前,需谨慎考量农产品的产销平衡,避免生产过剩。

《方案》的发布,将引导“新农人”们精确化瞄准市场需求。十个部门联合旨在进一步释放不同领域的消费需求,合理配置市场中的农产品生产资源。甘肃省会宁县被誉为“小杂粮之乡”,“新农人”王华在小杂粮生产领域深耕多年,具有非常丰富的小杂粮生产加工销售经验,她儿子小何大学毕业后想成为一名专攻小杂粮的“新农人”,但王华却不同意。“现在越来越多人注重健康养生,艾草是健康养生绕不开的药材,匹配市场需求、避免扎堆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王华坚定的说道。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是农产品产业链畅通的大前提,如教育部门的参与可释放各大中小学对于多种营养均衡、品质优良农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农产品的消费升级,进而为国内大循环注入新动能。

《方案》的发布,势将掀起一股争当“新农人”的热潮。近年来,农村空心化仍是许多地方亟待破解的难题,大片土地因劳动力流失而撂荒,如何有效吸引年轻人回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始终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直面的严峻挑战。此次方案的出台,正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强劲动力。其核心在于通过扩大农产品消费来有效拉动内需,并着力强调“优质优价”,细化产品品质分级标准。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好菜卖不了好价钱”与“拿钱买不着好菜”的供需错配困境。有了清晰的市场价值导向和品质保障机制,广大乡村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从而为有志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注入了强大动能,激励他们更坚定地投身于挖掘、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方案》为农产品铺陈了广阔画卷,“新农人”提笔正当时。把握国内大市场机遇,提升品质、精准对接需求,广大“新农人”将在优质优价的新赛道上,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澎湃新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永强(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