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科技产业双融合,支点建设添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17:2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大江奔腾不息,创新浪潮澎湃激荡。湖北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忠林的铿锵话语点明了方向:要持之以恒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这“三大融合”。这既是湖北作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核心引擎”,更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成支点的“坚实支柱”。以“创新融合”为牵引,在核心技术攻关、成果高效转化、生态持续优化上发力,方能汇聚起支撑湖北支点建设的磅礴动能。

融合之要,首在聚力攻坚。万山丛中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必须精准锁定技术壁垒与“卡脖子”痛点,集全省之力重点突破。我们要依托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汉江国家实验室等顶尖平台,着力锻造强大的科技力量矩阵。同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实施“攻坚”行动,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潜能,扎实推进“61020”科技创新成果体系和“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建设,以破竹之势向技术梗阻的坚冰发起强攻。

前沿技术跃过瓶颈之后,关键要让其从实验室的蓝图变为驱动增长的澎湃引擎。这要求无缝衔接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深植于地方资源禀赋与产业沃土,精心编织科技创新供应链体系。加快建设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学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架起疏通经络的坚实桥梁。借鉴“武创荟”的成功经验,定期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大集”,广邀企业与资本共赴盛宴,让创新成果在市场的聚光灯下与资本、需求精准“联姻”,将纸面智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创新活力如同活水,唯有涵养如热带雨林般繁茂丰沛的生态,方能生生不息。这呼唤产学研用网络的精密织就与创新服务生态的温暖如春。要聚力于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大力支持烽火通信、华工科技等构建协同创新体,引育龙头与扶持中小企业并重,加快构建搏击长空的产业创新“雁阵”。要致力于打造创新友好型服务生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文化,让科研机构与企业敢于、乐于、善于创新,使荆楚大地成为智慧奔涌、活力迸发的热土。

创新融合,是时代赋予荆楚的必答题,更是解锁崛起未来的金钥匙。以高质量科技供给筑牢发展根基,以高效率成果转化激活市场价值,以高品质创新生态涵养不竭动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必能在湖北大地上激荡出澎湃的共振强音。让融合之力深度注入现代产业体系,湖北定能在“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壮阔征程中,跑出令人惊叹的加速度,释放出驱动未来的崭新伟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付先宇(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