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廉如“雨水” 润物润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6日18:2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党员干部能否做到廉洁自律,是赢得群众信任、推动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我们必须将清廉作风高高挺起,以严管激发担当精神,以厚爱凝聚人心力量,全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风”问题,犹如附骨之疽,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其隐形变异的手段更是花样百出、防不胜防。少部分干部心存侥幸,玩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戏码,打着调研的幌子行变相旅游之实,借微信群、内部会议之名层层转发材料和报表,炮制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这些行为,不仅如千钧重担般压在基层身上,加重了基层负担,更损害了群众利益和社会公信力。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如敏锐的猎手般紧盯“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深入挖掘潜在问题,敢于动真碰硬、绝不姑息。要充分整合纪检、组织、审计等监督力量,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精准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处、典型通报,以儆效尤,从而筑牢一道坚不可摧的廉洁防线。

廉洁不仅是纪律底线,更应成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自觉。然而,当前一些地方的廉洁教育却存在诸多弊端,内容陈旧、形式僵化、效果不佳,如同隔靴搔痒,难以真正触及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触动灵魂。廉洁教育必须注重“接地气”,紧密结合实际案例和群众生活,让廉洁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要将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教育和家风熏陶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推动清廉文化走进机关、社区、校园和农村的每一个角落。用群众听得懂、愿意接受的语言,讲好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廉洁故事,增强廉洁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同时,要把廉洁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引导党员干部从“要我廉”转向“我要廉”,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让廉洁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绚丽绽放。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对监督存在误解,认为“盯得紧就是不信任”,甚至将监督视为一种束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实际上,监督是对干部的关心和保护,是帮助干部守住底线、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健全日常监督机制,推动监督向“前移”“小切口”“常态化”转变。注重对重点岗位、关键人群开展“靶向式”监督,如同为干部量身定制“防护服”。对新任干部及时开展廉政谈话,打好“预防针”,让廉洁意识从一开始就深深扎根。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纠偏,防止小错酿成大祸,如同及时扑灭星星之火。监督既要敢于较真、动真格,又要讲究方式方法、充满温度,将严管与厚爱有机统一起来,让干部在监督中不断进步,在规范中勇于担当,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轻装上阵、奋勇前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人,核心在干。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直接影响党风、政风和民风,也关乎改革成败与民族未来。唯有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将清廉当作最基本的操守和最鲜明的标识,才能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让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稳健,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爱玲(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