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路生花”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4日16:0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要在建强组织体系、育优骨干队伍、创新服务载体上探索新方法、新路径。这深刻阐明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要义,只有促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提升治理水平的“硬支撑”,推动基层治理“一路生花”,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建强组织体系,筑牢基层治理根基。组织体系是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治理能力的强弱,健全的组织体系能够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难题。江汉区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撬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建立“街道党工委—楼宇党委—企业党支部”三级架构,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组建由产权方、物业、企业代表等组成的楼宇理事会,推行“楼事楼提、楼事楼议、楼事楼决、楼事楼评”的自治模式,让商务楼宇从“经济高地”变为“治理标杆”。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的任务日益复杂,群众需求更加多元,这对组织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要优化组织设置,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只有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心骨”,才能确保党的政策落地生根,群众需求得到有效回应。

育优骨干队伍,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基层干部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骨干队伍,既是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迫切需求,更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江汉区2025年初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楼宇、集聚区党建工作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从经济部门、街道、社区选派94名年轻干部,组建38支“1+1+1”服务突击队,深入重点产业园、商务楼宇分片走访1200余家重点企业,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助企纾困,解决楼宇招商、企业融资等难题165个,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淬火成钢。育优骨干队伍,需在“选”上严格把关,在“育”上狠下功夫。要选拔那些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良好、工作能力突出的同志进入党组织,同时通过系统培训、轮岗锻炼、挂职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让优秀骨干有广阔的发展舞台、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饱满的工作干劲。

创新服务载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基层治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服务载体创新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传统的服务方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必须以创新思维推动服务载体升级,构建多元化、精准化的服务体系。武汉市探索的“社区合伙人”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多元主体参与,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方式,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江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党委统领64个党组织、1378名党员,建立月度工作例会和“一事一议”工作制度,专题研究讨论并共同解决楼宇周边电动车停放、高峰期取餐等各类问题,有效服务了1200余人次。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需始终锚定“人民至上”这一根本坐标。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以建强组织体系为基础,以育优骨干队伍为关键,以创新服务载体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强大合力,让基层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颖捷(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