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制度犹如一场“及时雨”,为“银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多个维度为其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近期,湖北首场长期照护师初级工(五级)职业资格认定考试在荆门举办,78名长期服务于一线的护理人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考核。该项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在湖北的落地,也意味着长护险在全省全面推开提供有力支撑,释放了老年护理服务的消费需求,拉动了“银发经济”的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银发浪潮”汹涌而来,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日益增长,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问题日益凸显,照料人员紧缺、家庭经济压力增大、生活质量下降,如何让失能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长护险制度应运而生,即通过社会共济机制,降低家庭的护理负担,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
长护险作为保障老年人的重大福祉制度,极大地拓展了“银发经济”的市场空间。以湖北荆门为例,2016年起,该市作为全国首批、湖北唯一的长护险试点城市启动试点工作,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累计享受待遇24450人,正在享受10943人,其中60岁以上失能人员占比89.53%。需求的增长促使更多社会资本涌入老年护理服务领域,试点以来,先后吸引8家民营企业投资长护产业。此外,众多护理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选择,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从护理设备生产到护理人员培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此外,长护险制度还推动了长期照护师这一新兴职业工种诞生。与传统养老机构的照护师不同的是,长期照护师不仅需要会基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还要懂得一定心理照护技能,一方面,这也倒逼老年护理服务行业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老年人在接受服务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充分保障,截至目前,荆门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达82家。另一方面,长护险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在荆门,医保与人社部门联合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培育专业化护理人员,推进护理服务职业化、专业化。自试点以来,累计培训护理服务人员近4万人,长护险累计提供了近万个护理员就业岗位,长护险护理员培训和就业人群大部分为40、50岁人员,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还催生出了护理评估师、康复治疗师、老年健康管理师等新兴职业。这些岗位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吸引了不同学历层次和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从需求拉动、服务提升、就业创造化等多个层面,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好处。相信随着长护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推广,“银发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秦凤(湖北荆门)
责编:陈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