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有呼必应”托起“一呼百应”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4日16:4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用“有呼必应”的服务换来“一呼百应”的民心,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呼必应”是服务型政党建设在基层的具象化体现。从百瑞景居民“点单”到党员“跑腿”,下沉党员之家让群众需求在“家门口”得到精准回应,到青和居社区以“三治一服务”织密幸福网,每一次“应”都是党组织对群众急难愁盼的庄严承诺。“应”之要,在于俯身聆听;而“呼”之切,必源于真实关切。群众的呼声是治理的信号,党员的回应是责任的彰显。党组织的力量越是深入基层末梢,越是能激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澎湃动能;党员的脚步越常踏入群众生活,越能让服务扎根、民心聚拢。

当“有呼必应”的服务像春雨滋润大地,自然就长出了“一呼百应”的强劲力量。譬如,青和居社区的变化,从上到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子,让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得见社会力量的汇聚,看得见群众参与的热情。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看能不能把大伙儿发动起来。党组织要是真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把承诺的事儿都办得漂漂亮亮,群众自然就信得过、跟得上。当下,社区里的大事小情,从“社区自己的事”慢慢变成了“大家伙儿一起干的事”。现在修条路、装个灯,或者组织个活动,居民们主动出谋划策的比比皆是,这正是党建引领把人心聚拢的生动写照。

从“应”到“呼”,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跃升的关键路径,更是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深层命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二十大要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核心在于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协同动能,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通过制度保障明确多元主体权责边界,统筹好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居民等力量,使多元共治从理论构想变成基层善治的现实图景。

治理之效,不在高楼广厦,而在寻常巷陌间那一声“我来了”的回应,以及随之响起的、万千脚步汇聚的坚定回响。当每一个社区的“小切口”都成为“有呼必应”的有机细胞,当每一次服务的“微循环”都激发“一呼百应”的集体力量,湖北建成支点的组织保障才真正坚如磐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劲草(“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