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服务“有呼必应”,民心才能“一呼百应”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6日11:1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并指出“要用‘有呼必应’的服务换来‘一呼百应’的民心”。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只有党组织时刻保持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与快速响应,以务实有效的行动解决急难愁盼,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积极参与,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严密组织体系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盐铁论》“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告诉我们,应对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必须依靠健全的组织网络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江汉区持续深化家门口党建“扎根工程”,启动“小区党建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共产党员家庭户”挂牌7800户,将党的组织力量层层延伸至治理“神经末梢”,实现了组织覆盖与治理效能的融合。实践证明,严密的组织体系是贯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精准感知与响应群众需求的根本保障。党组织在基层的深度参与和有效运行,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坚实纽带。组织体系的严密程度,直接决定了治理根基的稳固程度,组织体系织得越密,治理根基便扎得越深,党的执政基础方能坚如磐石。

骨干队伍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担当有为的骨干力量,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根本保证。江汉区打破传统治理边界,跨社区组建18个区域联合党委,覆盖339个新兴领域党组织,实现服务资源精准下沉。省电信公司党员及时维修受损设备,林业集团党员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切实将服务资源“摆到”到居民“家门口”。这支队伍既是政策落地见效的“排头兵”,又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更是破解治理难题的“生力军”,激励党员干部们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载体创新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活力源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服务平台与机制,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凝聚民心的重要纽带。江汉区立足群众需求,开展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通过打造网络直播共享阵地、建设“小哥食堂”、假期公益托管等方式,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些实践都深刻表明,服务载体创新必须紧扣民生痛点精准发力。唯有以“有呼必应”的务实行动,方能赢得群众“一呼百应”的信任与支持,使党建引领的根系深植基层沃土,持续提升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湖北实践,核心在于以严密组织体系筑牢根基、以过硬骨干队伍激活效能、以创新服务载体凝聚民心。当前,湖北正处于加快“建成支点”的关键时期,必须将党的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优势,让基层治理的成效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真正做到“用‘有呼必应’的服务换来‘一呼百应’的民心”,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林秋晓(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