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将今年作为“干部素质提升年”,以干部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助推湖北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的整体提升。对于初入岗位的年轻干部而言,他们带着高学历的“光环”,携着活跃的思维,渴望在岗位上施展抱负。然而,要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年轻干部必须主动走出“舒适区”,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扎下根去。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更是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基层是年轻干部厚植为民情怀的“营养剂”。年轻干部走进群众当中,坐在小板凳上与群众拉家常,才能真切感受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他们挽起裤脚,在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灌溉、收割难题,才能真正理解“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只有真正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干一件实事,才能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一来,年轻干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时,才能从群众角度出发,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基层是映照年轻干部担当的“明镜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基层就是一面能映照出年轻干部担当与否的“明镜台”。在基层,每一项工作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每一个决策都影响着一方发展。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是迎难而上,还是推诿扯皮;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时刻,是勇于创新,还是因循守旧,基层的工作实践都会将年轻干部的担当作为清晰映照出来。当年轻干部肩负重担、冲锋在前,“明镜台”照出的,是他们心中的责任与担当,也让他们在群众的认可中,更加坚定为民奉献的信念。
基层也是年轻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既是政策落地的“宣传员”,也是民情民意的“调研员”。他们能将上级的政策精神、发展理念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清楚,让群众理解政策、支持政策;更能把基层的真实情况、群众的所思所盼原汁原味反馈给上级,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避免政策“一刀切”。这种“上传下达”的双向沟通,既能让政策更接地气,也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为基层发展凝聚起同心同向的合力。
年轻干部的素质提升没有捷径,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基层,在经风雨中提升实战本领,在解民忧中厚植为民情怀,在敢担当中考验过硬作风,才能从“素质潜力股”成长为“素质全面手”。让青春在基层沃土中淬炼,以全面提升的综合素质投身事业,这既是“干部素质提升年”的生动实践,更是年轻干部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必然选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罗淦淦(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黄陂区委组织部)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