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四川凉山会理“拄拐少年”凌崇恩以597分的优异成绩,被宁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但当宁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跋山涉水抵达凉山时,它却成了一封无法被主人亲手启封的信函。凌崇恩因病魔离开人间,永远缺席了这场梦想的交接仪式。
凌崇恩的生命虽止步于十八岁,但这位“拄拐少年”用不屈意志和灿烂灵魂所点燃的那束光,却并未随之熄灭,而是照亮了更多在命运崎岖路上跋涉的心灵。凌崇恩的故事,是一曲生命韧性与精神高度的壮丽颂歌,值得我们深思凝望。
拒绝沉沦,以微光对抗命运。凌崇恩的生命起点,被命运投下了一道深长的阴影,脚部残疾,自幼与拐杖为伴。正常孩子奔跑跳跃的欢畅,对他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尽管自身缺陷给他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打击,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放弃,而是在自己灵魂深处点燃了一盏和命运对抗的烛火。即使他发高烧躺在病床上时,依然坚持用手指在被单上划动背诵演讲稿,病好后继续参加会理市演讲比赛获得三等奖,半期考试成绩也是班里第一……就是这微弱的烛火温暖了他的自身,驱散了他个人前行道路上的孤寒与绝望,为自己开辟出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光明之路。
昂首挺立,以燃烧重塑生命。凌崇恩的光芒,像一支被他亲手高高举起的火把,主动而炽烈地燃烧。凌崇恩拒绝让“残疾”成为退缩的理由,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的讲台上,他步履维艰但昂首挺立,言语铿锵,将个人的坚韧化作激励同学们的火种。他拄着拐杖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每次考试单科第一几乎每次都有他,遇到困难也笑容灿烂,他以惊人的自律和卓越的学业成绩,定义奋斗精神,谱写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刻度上清晰地镌刻下“坚韧”与“无限可能”。
汲取力量,以光亮追寻远方。病魔带走了这个拄拐前行少年的身影,却无法湮灭他精神的光芒。他的老师含泪写下《一封寄往天国的录取通知书》来悼念这位身残志坚的学生,广大网友纷纷留言表达惋惜、敬意、祝福。这封未能亲启的通知书,已化作一枚精神的火种,激励着每一个在困境中前行的人。凌崇恩用短暂却炽热的生命,活成了一束光,不仅照亮了自己的路,更给无数人带来了力量。他用拼搏改写了“残疾”的标签,用坚持诠释了生命的厚度,这样的灵魂值得我们铭记。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二星(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中共当阳市委宣传部)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