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改进调查研究”被摆在中央八项规定首位,是作风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实践需要。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全党掀起研究改进调查研究的实践浪潮。在此背景下,江汉经济开发区创新推出的“片长制”,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生动践行。江汉经济开发区将辖区楼宇与产业园划分为45个责任片区,选派干部以片长身份深入企业一线。片长们围绕调研开展工作,深入了解新入驻企业的发展规划、运营难点,掌握存量企业的经营动态、市场需求,在互动中构建基于充分调研的“亲清”政企关系。今年八月,已经创新改进为“互为AB角”片长制,共同服务、互相补充,有效避免了工作缺位和空岗现象。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行政服务中企业“往上跑”导致的信息滞后等问题,转为干部“往下沉”主动调研,让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精准契合。
从江汉区的基层治理架构审视,“片长制”与街道治理模式紧密相连,展现出对传统调研方式的革新与拓展。江汉区部分街道推行“一长三员”队伍建设,网格长、下沉党员兼职网格员、专职网格员、楼管员等构成的协同治理队伍深入楼栋、楼宇,熟悉网格内人、事、地,与“片长制”中片长下沉企业片区的做法异曲同工。片长与网格员们肩负深入一线、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重任。他们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现场,精准掌握企业和居民楼的实际状况,主动上门、走进企业挖掘问题,调查研究,以避免信息在传递中失真、滞后,真正做到对企业情况了如指掌。
湖北正大力推进“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行动,各地都在探索精准服务企业的有效路径。江汉经开区的“片长制”所展现的,正是这种精准服务的核心要义,只有干部沉下去,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片长制”所蕴含的深入调研、精准对接理念,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借鉴推广,让政策供给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的脉搏,让基层的创新活力汇聚成推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强大动力。
“片长制”的深层意义,在于为改进调查研究提供了一次富有成效的基层实践探索。从开发区的45个片区,到江汉区的全域覆盖,再到武汉乃至湖北的实践推广,这种源于基层的治理创新,正在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解天宇(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江汉经开区管委会)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