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作为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21:2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武汉市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全会强调,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坚决扛牢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使命责任,必须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干部为事业担当是前提,组织为干部担当是保证。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要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放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选用干部、培养干部、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以“组织担当”激励广大干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争先作为。

正确树立选人用人“风向标”。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引领干部干事创业的旗帜,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源泉,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秉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以政治标准为根本前提,严把“首关”不妥协,将政治忠诚作为选人用人的“硬杠杠”,深入考察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立场定力,对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表现精准画像,确保干部队伍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源头杜绝“两面人”“骑墙派”。以实绩导向为核心标尺,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注重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考察干部,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评判干部优劣的根本依据。通过常态化、近距离的考核机制,精准识别那些在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风险化解中实绩突出的“实干家”,推动“有为者有位”成为共识。

着力夯实能力建设“压舱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既要常补“精神之钙”,又要常赋“专业之能”。抓实理论武装,将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贯穿“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会全过程,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强化专业训练,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分层分类设计培训课程模块,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时代课题补短板,将政策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论”,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推动专业素质培养从知识积累升华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肌肉记忆”;突出实践锻炼,一线是干部成长的“主战场”和“试金石”,组织部门要将干部安排到改革发展主阵地、矛盾化解最前沿、民生服务第一线,通过跨领域轮岗、重大任务专班等机制,以干促学、以战提能,推动干部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破题”,在直面复杂矛盾、破解现实难题中锻造敢担当、善担当的“铁肩膀”。

精准打好严管厚爱“组合拳”。组织部门要深刻把握严管与厚爱的辩证统一关系,严管是厚爱的根基,通过刚性约束筑牢干部行为底线,以纪律监督、制度规范织密权力“笼子”,在思想、政治、行动、作风上树牢“严”的标准,推动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规矩;厚爱是严管的升华,以组织温度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落实谈心谈话、关心关怀、容错纠错等机制,以“三个区分开来”形成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失误者、保护干事者的正确导向和良好政治生态。唯有刚柔并济、管爱交融,方能使干部在“行有所止”中“进有所向”,于“放手拼搏”时“行不逾矩”,最终凝聚起“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循环。

组织担当与干部作为,如河海相激、浪涛共生。从树导向到强能力,再到优生态,每一环节都需要组织部门以“娘家人”的担当,为实干者架桥铺路,为探路者兜底撑腰,当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新时代的干部必将在改革深水区闯关夺隘,以千帆竞发之势,托举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航程破浪前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 李昂(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