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全会强调,当前,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战略腹地建设,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支点建设,武汉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广大年轻干部作为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唯有勇立时代潮头,在学习实践中持续淬炼能力本领,方能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能力跃升推动武汉发展,实现深刻之变。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深刻重塑经济社会发展逻辑,面对这场变革,年轻干部的识变敏锐性是抓牢机遇的前提。一方面要勤学新知,主动钻进新技术的“内核”,弄清发展趋势、摸透应用场景,让知识体系跟上时代步伐,打破“本领恐慌”的桎梏;另一方面要涵养战略眼光,跳出“一城一隅”的视角,从全局看武汉、从长远谋发展,精准判断新技术对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民生改善的深层影响。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如何为传统制造业“赋能”,智能手段怎样让社区服务更贴心,提前布局、主动落子,才能让武汉在新赛道上抢占先机。
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必然伴随着新问题的集中涌现,年轻干部要以应变主动性破局攻坚。产业发展上,既要啃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硬骨头”,又要铺好新兴产业培育的“快车道”,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帮忙解决技术创新的“卡脖子”难题、疏通人才引育的“堵点”。于城市治理中,要跳出“老经验”的框框,敢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工具”,让交通调度更智能、城市管理更精细。在民生领域里,更要盯着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把发展的温度传递到每个角落。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离不开年轻干部的积极求变创新。要敢闯制度的“无人区”,在政策保障、管理服务上大胆试、大胆改,为新技术落地清障搭台;要善搭创新的“聚合台”,推动产学研攥指成拳,让实验室里的成果能快速变成生产线的产品;更要给创新“试错权”,营造“允许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年轻干部卸下包袱,敢啃“硬骨头”、敢涉“深水区”,以创新的“星火”点燃武汉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
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年轻干部当以识变的清醒、应变的果敢、求变的魄力,持续淬炼能力“硬功夫”。如此,方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展现新作为、闯出新天地,为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筑牢坚实的能力根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劲草(“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